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古文典籍 >

读《庄子》:混沌思维·方外思维·梦幻思维(2)

2010-02-25 15:49
来源:《文学遗产》 作者:杨义
那么,藐姑射之山到底在何处?《山海经东山经》有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又说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石,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这些记载都嫌简陋。《

  
  那么,藐姑射之山到底在何处?《山海经·东山经》有“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又说“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石”,“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这些记载都嫌简陋。《海内北经》载:“列姑射在海河州中。射姑国在海中,属列姑射,西南,山环之。大蟹在海中。”郭璞注“列姑射”:“山名也,山有神人。河州在海中,河水所经者。《庄子》所谓藐姑射之山也。”又注“大蟹”:“盖千里之蟹也。”[23]这就使此山、此神人置于邈远而神奇的空间。但由于《庄子·逍遥游》又引申说:“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一些史地之书也就把这神人之山和三晋的临汾坐实起来,如《隋书·地理志》:临汾“有姑射山”.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十五记晋州临汾县:“平山,一名壶口山,今名姑射山,在县西山八里,平水出焉。”既称“今名”,可知是后来的传说,但县北十三里已有姑射神祠了。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三沿袭此说,并与《庄子》“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相联系。宋王存等撰的《元丰九域志》卷四记述临汾古迹,有尧庙、姑射庙、姑射山,并引述《庄子》云,尧临天下,见四子藐姑射之山。从史地书寻找庄生寓言的地域落脚点中可以发现,虽然庄子思想的祖根在楚,但在家族大迁移和战国思潮大激荡的多重作用下,已经吸取了包括三晋、齐鲁在内的多样北方文化元素,实行相当程度的南北文化的融合。同时,历代诗人进行了广泛的具有精神深度的探索,从姑射仙姿中获得灵感,启发了对女性美的开拓,将之渗透到自然的和人间的美色。如把姑射神人和洛浦宓妃并列而形容美女,并且渗透到飞舞晶莹的雪景,如“山明姑射雪,川静海童埃”(杨慎《明月篇》);渗透到清纯洁白的花卉,包括历代诗人以之咏梅花、梨花、水仙花、琼花和玉兰花,如王安石赋梅:“肌冰绰约如姑射,肤雪参差是太真”(《次韵徐仲元咏梅花》);朱熹《梅》诗:“姑射仙人冰雪容,尘心已共彩云空。年年一笑相逢处,长在愁烟苦雾中。”刘贡父赋《水仙花》也别有灵性:“早于桃李晚于梅,冰雪肌肤姑射来。明月寒霜中夜静,青娥素女共徘徊。”庄生寓言不仅把形而下和形而上的时空推向混沌苍茫的宇宙本原,而且激活了锦心绣口的对自然美和包括女性美在内的人间美的审美潜能,也就是说,它的方外思维的时空机制和功能是通天心而入人心的。
  
  混沌思维和方外思维或可招致荀子对于“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篇》)的批评,但是主张全德养生的庄子并非不关心人,而是关心人心高于人事,关心治身高于治世。如《大宗师》之所谓“入于不死不生”,《齐物论》之所谓“游乎尘埃之外”,《德充篇》之所谓“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伤其身”,他用另一种方式关心人与道通的内在精神自由。庄子第三种思维方式,即梦幻思维,由此体现了对生命哲学和精神自由的高度关注。梦幻本身并非清醒的理性的思维,而是给清醒的理性的思维无端设置的一个谜。无人不梦,但梦中超逻辑的生灭、超现实的联系,以其真耶幻耶的象征性暗示,触发人们对现实生存和命运的困惑、疑惧、抚慰和失落,引起人们进行精神自省的持久兴趣。如《齐物论》所言:“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如此思辨梦与觉的模糊边界和悖谬真实的吊诡性,是庄子生命哲学的重要发现。因为在先秦诸子中,作为道家祖师的老子不曾言梦,与庄子同时的孟子不肯言梦,《老子》书与《孟子》书找不到一个“梦”字。《庄子》书却写了十一个梦故事,他开拓了一个传统:人的知识和信仰的开始,不仅探问着宇宙和万物的起源,而且探问和自己纠缠不休的疾病、恐惧、梦幻、形影的来由、秘密和意义。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