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古文典籍 >

读《庄子》:“广寓言”与林野写作风貌

2010-02-25 16:02
来源:《文学遗产》 作者:杨义
庄子既然在哲学上主张逍遥和万化,他的文章也就讲究逍遥而不受拘束,万化而随任自然,也好玄虚飘逸,也好奇诡夸诞,总是神思妙笔,在放飞思想的同时,放飞想象、机趣和语言。
庄子

  “广寓言”与林野写作风貌
  
  庄子既然在哲学上主张逍遥和万化,他的文章也就讲究逍遥而不受拘束,万化而随任自然,也好玄虚飘逸,也好奇诡夸诞,总是神思妙笔,在放飞思想的同时,放飞想象、机趣和语言。这种语言是长着翅膀的,“得至美而游乎至乐”,尤其在一般认为庄子所作的“内篇”,但在其门人后学所作的“外篇”、“杂篇”也不乏此风。对此,《史记》本传称“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25]鲁迅称“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26]《庄子·天下篇》则如此自评:
  
  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其书虽瑰玮而连犿无伤也,其辞虽参差而諔诡可观。彼其充实不可以已。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其于本也,宏大而辟,深闳而肆,其于宗也,可谓稠(调)适而上遂矣。[27]
  
  这段自评合思想与文体而言之,既揭示这种思想文体产生的原因,在于天下沉浊,不可与庄语;又交代这种思想文体产生的内在欲求,在于“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还点出了这种思想文体的表达方式是卮言、重言、寓言;最后还说这样产生的思想文体的效果,外之为宏大恣肆,内之为调适而上达。于此有必要对三种文体表达方式略作解释:卮言的特点是“曼衍”,即随意敷衍,漫无拘束,像酒杯装酒,满了就漫洒出来;重言的特点是借重名人,把要说的道理委托他们说出来,把道理引向深刻的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真实”;寓言的特点是“广”,把道理寄托给广泛的人与物,以事寓意而求意之深广。这也就是《庄子》中所说的“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了。[28]把三种表达方式错综交互为用,并在“游乎尘垢之外”的天之端倪处加以糅合或融合,就是庄子文体之妙了。
  
  尤其是寓言,作为庄子最具特色的表达方式,有必要着重辨析。庄子寓言与伊索寓言存在着实质性的差异,它不限于以短小故事(特别是动物故事)去印证某种人生格言或道德教训,而是把本体的认知贯穿其中,以道通为一、与道徘徊的观念去处理万物皆化的叙事,隐喻着、指向着和诠释着一种深在的哲思,一种创造性的学理体系。《经典释文》释“寓言十九”说:“寓,寄也。以人之不信己,故托之他人,十言而九见信也。”[29]庄子寓言采取间接性述道的方式,把道之理路寄托在锦心绣口的人与物故事,达到入心莫忘的美学效应,从而创造了一种“因理生事,托事言理,事理蕴道”的寓言方式,即庄子式的“广寓言”。《养生主》篇把养生宗旨深广地寄托于庖丁解牛: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而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30]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