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戏剧 >

台湾本土大戏歌仔戏:有声皆歌,无动不舞(二)(3)

2009-07-30 10:46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至于游乐、赏景,多用轻快的【七字调】、【青春岭】及【赏莲花】(亦用于幕后帮唱)等曲调;而【百家春】则为串场时使用;另外尚有部分曲调吸收自

至于游乐、赏景,多用轻快的【七字调】、【青春岭】及【赏莲花】(亦用于幕后帮唱)等曲调;而【百家春】则为串场时使用;另外尚有部分曲调吸收自广东音乐,用于祝寿、谢幕及打斗等场合。

而悲恸时则采用哭调,哭调为早期歌仔戏音乐一大特色,足以反映台湾社会现实。哭调可分为两种,其一为地方特色的哭调如【宜兰哭】、【艋舺哭】、【彰化哭】、【新化哭】及【台南哭】等;其二为节奏哀怨缓慢的哭调,如【七字哭】、【白水仙】、【金水仙】、【破窑调】、【都马哭】、【运河哭】、【叹烟花】及【烟花叹】等曲调。

此外,某些特殊情境通常应用一些较为固定之曲调,例如昏蹶苏醒时使用【慢头】;鬼魂出现时使用【阴调】;吟诗作戏时采用【吟诗调】;赶路逃亡时用【走路调】或【紧迭仔】;缮写书信用【留书调】(【人生调】);酒楼卖唱用【江湖调】;算命相士用【卜卦调】;乞丐行乞用【乞丐调】。至于特定段落通常亦采用固定曲调,如《益春留伞》使用【留伞调】;《詹典嫂告御状》使用【爱姑调】(【告状调】);《英台送哥》使用【送哥调】等。

歌仔戏音乐中,唱腔之演唱方式有独唱、对唱及齐唱三种。独唱即由一人单独唱完一首乐曲,为歌仔戏最为普遍之演唱方式;对唱即为对答式之歌唱,一般的对唱由两人以歌唱互相对答,其中一人唱前句,另一人唱后句,另一种方式是由一人唱完整首乐曲后,另一人再唱同一乐曲回答的对唱方式,此外尚有三人间互相对答歌唱的方式,而歌仔戏中的【七字仔调】、【串调仔】、【送哥调】及【留伞调】均为对唱的代表性乐曲;齐唱是由两人以上,齐唱同一乐曲,但由于歌仔戏演唱靠口传,同一乐曲,每个人所唱的音高及节奏,经常有所差异。

歌仔戏的后场与其它剧种一样,分为文平(文场)及武平(武场)。文场是丝竹乐器,一般有椰胡(头手弦)、大广弦(二手弦)、三弦、笛子、月琴、洋琴、箫、唢吶及鸭母达仔等乐器;武场打击乐器则有单皮鼓(北鼓,后场总指挥)、堂鼓、梆子、锣、钞、摇板及响盏等乐器。目前有些剧团增加笙、中阮、琵琶、革胡、南胡等国乐,也有加入大提琴、电子琴、爵士鼓、电吉他、萨克斯风等乐器,使用乐器的种类则依剧团的需要而增减。

一般民间剧团后场编制约四至五人,武场打鼓手及锣钞手各一人,文场亦是一人兼奏数种乐器。大型剧团之后场则多达二、三十人,其中锣、鼓、钞各由一人演奏,而文场则有数人演奏一种乐器之情形,不过为节省剧团成本,此种大型后场并不多见。

六、歌仔戏的特色

歌仔戏是唯一发轫于台湾,且形成于台湾之戏曲,因此它具有独特的风格,包括自由性、包容性及通俗性等三大特色。就自由性言,歌仔戏之形式尚未固定,不若南管、北管及京戏之严格;歌仔戏唱腔之使用虽有部分成规,但无限定唱法,经常因演唱者、时间及地点之不同而变化;而歌仔戏亦无固定剧本,多由戏先生说戏,供演员即兴发挥、演出。

以包容性论,歌仔戏于发展过程中,即不断吸收采茶戏、京戏、南管、北管及新剧等各剧种之菁华;歌仔戏仍继续融合各剧种的特质,同时也大量应用现代科技,改善舞台技术与设备,此等改变使歌仔戏包含更多内容,使其形式更为活泼而多元。就通俗性言,歌仔戏是台湾唯一土生土长之剧种,富有强烈的地方性色彩,歌仔戏舞台所呈现之演出,均为民众所熟悉,自然而亲切,易为观众所了解与喜爱,颇具通俗性。

(责任编辑:千古绝唱)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