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戏剧 >

京剧是如何实现惊天逆转的

2018-07-09 09:15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唐山
京剧的形成是有清以来最重要的文化现象。据说,北京大学已故历史系教授、清史专家许大龄曾质问学生:“不懂京戏,怎么搞清史?”

  京剧的形成是有清以来最重要的文化现象。据说,北京大学已故历史系教授、清史专家许大龄曾质问学生:“不懂京戏,怎么搞清史?”

  推敲许大龄先生此言,大概有两层意思。

  首先,京剧对清代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以慈禧太后为例,她文化水平不高,常写便条表达政见,不仅字写得歪七扭八,且错字甚多,被近臣称为“识字而已”。慈禧常年居于深宫中,生活阅历也不丰富,她的治国理念主要来自京剧,从重用曾国藩,到信任李鸿章,都有京剧影响的因素。

  其次,京剧自身的发展体现了清代历史的变迁。直到清代中期,京剧还被视为“乱弹”“杂部”,乾隆更喜欢昆曲,认为京剧中“诲淫诲盗”的内容太多,几次重手治理。可到了清代末期,当初被禁的“水浒戏”居然可入宫演唱,令人诧异:如此惊天逆转,究竟是如何实现的?

  本书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独到而有说服力的梳理。

  在京剧之前,昆曲已在京城流传,大量文人参与创作,甚至还出现了半职业的剧评家。这些剧评家通过撰写《花谱》(介绍剧本与演员,引导观众到场听戏)盈利,但作为文化圈的边缘人,他们内心颇有不甘,所以特别推崇屈原、李白、庄周等非传统意义上的典范人物。这些人物有才华,却不为世所用,只能依照内心的道德尺度来行事,这与剧评家们自身的处境高度契合。

  剧评家试图通过《花谱》让演员们承认其权威地位,可他们无钱与捧戏子的老板们抗衡,所以在他们笔下,这些老板的形象颇为不堪(剧评家们称富人为“老斗”,进而将“老斗”变成“外行”的代称)。

  昆曲能流行,来自江浙商人的支持;随着晋商崛起,秦腔开始走红京城。秦腔音韵简单,却极富感染力,常常是台上引吭,台下众人相和,令清政府极为紧张,遂将当红秦腔艺人悉数轰出北京,严禁各舞台上演秦腔。

  乾隆时,清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对所有剧本加以删削,“水浒戏”因有反抗官府内容,尤属严禁。一方面,乾隆对“胡人无百年运”(即游牧民族在中原建立的王朝难超百年)深感担忧,希望通过强力手段维持稳定;另一方面,清朝初期统治者担心八旗被“堕落的文化”腐蚀,丧失战斗力,所以严禁旗人看戏,即使百姓看戏,也要慎之又慎。

  为了应对这种高压政策,各剧团采取了规避措施:

  首先,将所有剧本都加上一个“大团圆”式、充满道德教训意味的结尾,但在实际演唱中,并不演出它们。所以戏剧很少演出全本,多是单折。

  其次,将秦腔改造成“西皮”,融入到昆曲中,再加上其他地方戏剧,形成了门类齐全、包罗万象的京剧。

  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秋天,以庆祝乾隆帝八旬寿辰为名,四大徽班进京,经过针对性处理、洁化的京剧终于被清廷认可。

  1840年后,清廷内忧外患不断,特别是太平天国战争,让清廷财赋重地江南一片萧条。为稳定北方,清政府主动调整,不断邀请民间艺人入宫演唱,从而在民间引发持续轰动,人们争看皇帝、太后看过的戏。慈禧太后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忠义戏”,甚至包括曾被严禁的“水浒戏”。她的如意算盘是:引入洋枪洋炮后,清政府已不担心普通人对抗官府,而“水浒戏”夸张的情节、血腥的场面,对观众有很强的吸引力,人们在寻求刺激的同时,剧本中的“忠义”主题会潜移默化产生影响。

  通过持续支持,京剧深入人们日常生活中。当时北方民众虽对清政府腐败、无能也深感不满,却受惑于“大义”“天理”等,较少主动反抗。直到南方革命形势如火如荼,北方大多数地区仍在观望中。慈禧太后成功的背后,是以集体悲剧为代价的。

  文化与政治之间必然相互影响,但这个影响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互动的机制是什么,如何进行评估,能给后人以怎样的启迪……要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对历史细节进行深入还原,而《文化中的政治》一书在此用功颇巨,令人叹为观止。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