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戏剧 >

东方最美的咏叹调 台湾歌仔戏第一“苦旦” 廖琼枝(2)

2009-07-30 10:2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歌仔戏在发展初期,以一男一女的对唱为主,后发展为有“生、旦、丑、科、曲、白”的新戏。从内容上看,歌仔戏没有脱离其母体“锦歌”,以日常生活

歌仔戏在发展初期,以一男一女的对唱为主,后发展为有“生、旦、丑、科、曲、白”的新戏。从内容上看,歌仔戏没有脱离其母体“锦歌”,以日常生活为题材,以演唱民间故事为主,剧目大都来自中国历史或民间故事,如《陈三五娘》、《刘秀复国》、《八仙过海》、《济公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内容多强调忠孝节义,多没有固定的剧本,由老演员传授或演员自己揣摩而成。主要伴奏乐器有椰胡、京胡、唢呐、单皮鼓、锣、铙钹等。在发展过程中,它吸收大陆传入台湾的京剧、南北管、潮州白字戏等舞台艺术,终于形成一种独特的戏剧。

歌仔戏在台湾发展起来之后,一直不忘祖家。1928年,台湾“三乐轩”、“双珠凤”两个戏班,回到同安县的石美乡(现属龙海县)及其附近演出。他们演出了《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其乡音和曲调深深地感染着家乡的观众,演出大获成功。第二年,石美乡人从台湾请来歌仔戏的师傅,教练歌仔戏。在台湾师傅的帮助下,石美乡歌仔戏名角不断涌现,演技大大提高,并很快在闽南地区流行开来。由于它在芗江流域流行,闽南地区又称之为“芗剧”。

1920至1930这一段时间是台湾歌仔戏的黄金期,整个台湾都有供其演出的戏院,职业戏班数以百计。“七·七”事变后,日本殖民者千方百计控制歌仔戏,毒化戏剧的内容,以达到其推行殖民统治的目的。他们强迫演员穿日本的和服演出,否则便会遭到禁演。但许多演员转入地下偷偷演出,或将歌仔戏改头换面,如演出时穿时装,皇帝改称“董事长”,宰相改称“经理”,而动作、台词、唱腔则一律不改,使歌仔戏得以保存下来。台湾光复后,歌仔戏复苏,50年代达到鼎盛期,演出时场场爆满。

80年代初,台湾出现了由著名歌仔戏演员杨丽花主演的“电视改良歌仔戏”,此举虽受一般大众欢迎,但学术界对此多有异议,认为去掉最具特色的“苦调”,歌仔戏的特质已所剩无几。

目前,振兴和发展这一最具台湾特色的戏剧,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14岁开始登台表演歌仔戏的廖琼枝女士不仅身体力行,积极在大学、中学和许多社区推广、教授歌仔戏,而且还四方奔走,成立了一个专属歌仔戏的基金会——“廖琼枝歌仔戏基金会”,使得歌仔戏的推广工作有了发展的长远目标。

廖琼枝女士其后又绘声绘色的讲述起歌仔戏的表演形式和风格,她说,歌仔戏可分为“落地扫”、“野台”、“内台”等,不同类型的歌仔戏也有不同的演出风格。

歌仔戏最突出的特色是“苦调”特别多,如“七字哭调”、“锦歌大小哭”、“宜兰哭”、“台南哭”、“宜兰苦”、“乞食哭”等等一系列不同的唱法的苦调。那么,台湾的歌仔戏为什么会形成这一特色?廖琼枝女士转述当年歌仔戏的编导艺人的话这样解释道:“台湾光复前,日本人不鼓励歌仔戏的演出,时加禁止,并施加压力,许多人抑郁难申,便寓悲愤于戏中,以歌当苦作为发泄,因此,光复前的歌仔戏有一大部分是‘苦调仔’。”之后,这些“苦调仔”就成了光复前台湾歌仔戏的特色,并一直延续至今。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