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古文典籍 >

读《庄子》:孤独感与两度放飞思想(2)

2010-02-25 15:45
来源:《文学遗产》 作者:杨义
随着精神空间的无限拓展,庄子之道第二度放飞思想,把生命注入天地万象之中,使之形成物我之间精神互渗的状态。天地万象或自然万物的生命化,成了

  
  随着精神空间的无限拓展,庄子之道第二度放飞思想,把生命注入天地万象之中,使之形成物我之间精神互渗的状态。天地万象或自然万物的“生命化”,成了庄子开发思想的和审美的精神空间的基本方式。一旦天地万物都能言、能思、能辩,人就可以把他们当作进行宇宙人生哲学对话的对象,以万物为友,游于天地内外,探究着人间世的焦虑、困惑、疑惧和哀乐,聆听着自我心灵的宇宙回音。在如此浩渺的精神空间中,虚拟的孔子、颜回师徒讨论着以天为徒,人谓之童子;与人为徒,尽礼无疵;与古为徒,虽直不病,都还不足以完全契合于道,都还有“胡可以及化”之叹(《人间世》)。于是庄子超越人间世,把生命投入自然,进行大化运行的对话。大化运行式的对话,作为庄子自然人生探讨的独特方式,乃是一种原逻辑或超逻辑的思维,不断超越人生困境,又不断还原人生的自然意义。这典型地体现在《秋水》篇所言:“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视境可谓辽阔矣,但还是自然视境,还需进入精神视境,于是注入生命:“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即便“天下之水,莫大于海”,四海在天地之间也不过是大泽的一个小孔;“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如此谈论大小,是以茫茫无际的道作为心灵观察的眼睛,从而进入了形而上的抽象空间。从庄子的事迹考察,庄子一生未到过海。未到过海而偏言海,是由于他觉察到“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惟有借河伯望洋兴叹,才能超越了河与海、人与万物、毫末与泰山、中国与四海的大小相较的有限性,进入了“天人之行,本乎天,位于德”的无限性,形成“万物一齐,孰短孰长”的齐物论,即所谓“道无终始,物有死生,……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何为乎,何不为乎?夫固将自化。”[18]

(责任编辑:陌上草)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