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戏剧 >

昆曲创作难,传承保留更难

2011-06-09 11: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安葵
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综合了中国古代诗歌、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元素,积淀和传承了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极其珍贵的文化艺术价值。

 

 

2001年5月18日,中国申报的昆曲艺术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委员会评审、全票通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即今“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今已是十年。十年来,人们对昆曲的认识和昆曲的处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党和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保证了昆曲的传承发展,而昆曲的兴盛也标志着民族文化走向复兴。
 
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综合了中国古代诗歌、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元素,积淀和传承了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极其珍贵的文化艺术价值。但到新中国建立前,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昆曲一直在衰落下去,已无专业昆曲剧团,昆曲艺人大多已流离失所。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开始走向复兴,昆曲的价值又渐渐被人们所注意。1956年浙江昆苏剧团演出的《十五贯》受到高度重视,固然因其思想意义、教育意义,但由这一出戏,人们也看到昆曲还有更广泛的价值。昆曲院团陆续恢复和建立,一些传统戏也恢复演出或被挖掘出来,并进行了数次昆曲会演和南北昆曲的交流演出。
 
改革开放后,中国真正迎来了盛世,振兴昆曲再次成为一个重要议题,昆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对昆曲振兴的一个强大的推动力。但昆曲要走出低谷也非易事。时任文化部部长的孙家正指出:昆曲申遗成功反映的现状令人喜忧参半:喜的是中国昆曲艺术表演越来越为世界所瞩目,忧的是凡被列入遗产代表作的艺术,大抵是现状不乐观,有的甚至正在面临消亡的危险。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要切切实实地做几件实事。
 
当时,昆曲从业人员有六百人,昆曲人自称“六百壮士”,颇有一番悲壮情怀。当时不少剧团是要自谋生活出路的,文化部决定给昆曲院团全额拨款,并给予了其他经费支持,这对昆曲处境的改变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其后,文化部与财政部联合制定了《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实施方案》,挖掘整理昆曲优秀传统剧目,抢救和继承优秀的昆曲折子戏,举办青年演员培训班和编、导、演、音、美等各方面人才的培训班,实施昆曲艺术进校园,推动昆曲艺术“走出去”,举办昆曲艺术节和优秀青年演员展演等有影响的艺术活动,加强昆曲的理论研究,举办昆曲论坛,表彰对昆曲艺术保护、继承、革新、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等等。这些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对改善昆曲的处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昆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代表作起到了凝聚两岸四地文化界和昆曲界的作用。海内外关心昆曲的人士都深受鼓舞。台湾的曾永义教授在为台湾编辑出版的《昆曲辞典》所写的篇首文章中说:“昆腔曲调已被人类列为必须保存的共同文化遗产,我们作为中国人的,焉能不予以重视而努力薪传。”海内外的昆曲人和学者的重视与努力互相影响,使重视昆曲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
 
2005年起国家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这使我们看到,昆曲保护是整个“非遗”保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非遗”保护的语境下也更加看出昆曲所特有的价值。许多社会力量参加到保护昆曲的行动中来。突出的如台湾的白先勇先生与大陆苏州昆剧院和一些昆曲艺术家合作,策划排演了“青春版”《牡丹亭》,并到海内外巡演,产生巨大影响。中国戏曲学会为昆曲《班昭》、《张协状元》、《公孙子都》、四本《长生殿》颁发了“中国戏曲学会奖”,组织了学术研讨会,出版了研究文集。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