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戏剧 >

昆曲创作难,传承保留更难(2)

2011-06-09 11: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安葵
昆曲理论研究和宣传评论对形成重视昆曲的文化环境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2001年以后,昆曲理论研究出现一个高潮。如海峡两岸的两部昆曲辞典,中
 
昆曲理论研究和宣传评论对形成重视昆曲的文化环境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2001年以后,昆曲理论研究出现一个高潮。如海峡两岸的两部昆曲辞典,中国艺术研究院组织编写的昆曲研究丛书,以及其他学者的研究昆曲的著作。许多高等院校的研究生、博士生也以昆曲作为学位论文的选题。此外还有许多普及性的介绍昆曲的书,还有杨守松先生的大型报告文学《昆曲之路》等。许多报刊组织了关于昆曲艺术以及一些昆曲剧目的讨论。江苏省昆剧院编辑出版了专门的昆曲刊物《昆剧艺谭》。昆曲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在青年学生中逐步形成了“以古典为时尚”的风气,许多昆曲院团到大学演出,都出现剧场爆满、一票难求的情景。
 
十年来,另一个大的变化和大的收获,是对待昆曲的传承和创新的关系积累了较多的实践经验,在创作观念上逐步走向成熟。昆曲与其他戏曲艺术一样,也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有所创造,有所创新;但它的创造和创新与其他比较年轻的剧种有所不同。在新世纪开始阶段,主管部门和剧院团都比较强调要创作新剧目,舞台面貌要出新,以致某个阶段有些剧目离昆曲的传统较远,引起了海内外一些关注昆曲的学者质疑与忧虑。
 
产生这种情况有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有关的同志有些急切的心理,认为昆曲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总应该早一点做出成绩,早一点摆脱困境。另一方面也与当时文化环境尚未改变有关。昆曲乃至整个戏曲艺术长期以来都努力争取青年观众,那时候认为要争取青年观众就需要多吸收流行性艺术元素,扩大视觉冲击力等等。但是大的文化环境不变,这种努力收效不大,对昆曲发展则可能有负面效果。
 
有的学者提出对昆曲的传统要有敬畏之心,这种观念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我们对传统剧目重点是立足于“改”,似乎改得越多、越“脱胎换骨”越好。现在则觉得对于昆曲这样的文化遗产,最难的是保留,应该立足于“保”,对传统的东西怎样能保留得更多。近年来,一些传奇名著的“缩编”、“全本”的演出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只有在盛世,在对昆曲的文化价值有较大认同的情况下,三本的《牡丹亭》,四本的《长生殿》、上下本《西厢记》的演出才有可能。
 
昆曲对原著保留较多的改编演出,既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一种艰苦的创造。一方面对原著怎样取舍组合要有创造的功夫,另一方面舞台演出也必须进行新的创造。《牡丹亭》、《长生殿》等长期在舞台上流传的昆曲都只有很少的几折,多数折子都没有现成的范式可循。要用昆曲的形式演出,要演出昆曲的韵味,演出昆曲的神髓,就必须进行新的创造。
 
比如《牡丹亭》,是演出较多、在舞台上流传的折子戏较多的昆曲剧目之一,大家可能以为它的表演都是老先生传下来的;实际上很多折子戏早已失传。就以张继青演出的一晚本《牡丹亭》说,有“游园”、“惊梦”、“寻梦”、“写真”、“离魂”五折。“‘写真’、‘离魂’两折其实已无表演传承,姚(传芗)老师以其精湛的表演功力重新构思此二折的舞台形象,使其艺术层次与有传承的前三折浑成一体,也是这个改编本得以成功不可忽视的因素。这两折戏经已成为很有分量的新折子戏了。”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