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古文典籍 >

道德光环下的虚伪:将心比心话吴起

2009-10-29 16:37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二号猪
真是历史的悖论!也许,我们仅仅强调道德,只能造就虚伪的君子淑女,而我们放弃了道德,看到的也只能是真实的浪子荡妇。

或谮之鲁侯曰:“起始事曾参,母死不奔丧,曾参绝之;今又杀妻以求为君将。起,残忍薄行人也!且以鲁国区区而有胜敌之名,则诸侯图鲁矣。”起恐得罪,闻魏文侯贤,乃往归之。文侯问诸李克,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弗能过也。”于是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久之,魏相公叔尚主而害吳起。公叔之僕曰:“起易去也。起為人剛勁自喜。子先言於君曰:”吳起,賢人也,而君之國小,臣恐起之無留心也。君盍試延以女,起無留心,則必辭矣。‘子因與起歸而使公主辱子,起見公主之賤子也,必辭,則子之計中矣。“公叔從之,吳起果辭公主。魏武侯疑之而未信,起懼誅,遂奔楚。

于是,当“智”被“德”所压抑以后,就不得不围绕着“德”打转,把所有的心思开始用在如何利用“德”,如何把“德”工具化,捉摸如何在“德”的旗帜下实现自己非道德的目的。而这也正是我所说的“仁”与“智”的纠缠。

所以,在中国政治文化的大背景下,并没有“智”的独立地位,那些仅仅专注于“智力”行为和人物,如果不为自己披上一个“仁”和“德”的外衣,不亮出道德的旗帜,不闪耀道德的光环,就会授人以柄,被淘汰出局。我们的主人公吴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到任何一个诸侯国,都立下了赫赫战功,但不是遭人陷害,就是遭人嫉妒,以至于死于非命。

起始事曾参,母死不奔丧,曾参绝之;今又杀妻以求为君将。起,残忍薄行人也!且以鲁国区区而有胜敌之名,则诸侯图鲁矣。 吴起当初曾师事曾参,母亲死了也不回去治丧,曾参与他断绝关系。现在他又杀死妻子来求得您的大将职位。吴起,真是一个残忍缺德的人!况且,以我们小小的鲁国能有战胜齐国的名气,各个国家都要来算计鲁国了。吴起死了不回去治丧,这是他个人的私事,是个人的隐私。即使他个人的“作风”有些问题,和他成为鲁国的大将,为鲁国解除齐军攻打的危机,本来是两回事情,为什么要以此来非难吴起呢?只要他能为你所用,为国家排忧解难不就可以了吗?不,他生长在中国文化中,就必须在道德、品格方面站得住脚,否则,再有才也没有用。价值的独断化使得事实层面的“是”与“非”无关紧要。起,残忍薄行人也!反对者正是抓住了这一小辫子,对吴起进行了陷害,而且还屡试不爽。可见,在中国文化的特殊氛围中,仅仅有“智”是不够的,还要在品德上高尚,或者打起到的幌子。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