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古文典籍 >

读《资治通鉴》:世界的意义在世界之外

2010-03-03 10:26
来源:新浪 作者:二号猪
会治理天下的君主,会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治理国家的高明君主,珍惜自己的一针一线,知道什么时候去利用这些物件,“明主爱一嚬一咲,嚬有为嚬,咲有为咲。”
资治通鉴

  昭侯有弊袴,命藏之。侍者曰:“君亦不仁者矣,不赐左右而藏之!”昭侯曰:“吾闻明主爱一嚬一咲,嚬有为嚬,咲有为咲。今袴岂特嚬咲哉!吾必待有功者。”
  
  事实还是价值?看的见的东西,还是看不见的东西?如果只有看得见的东西是真实的,那么,那些看不见的东西为什么却决定性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一个商品,不论我们怎么摆弄,也看不见它身上凝结的劳动,也看不到它所体现的人际关系。所以,对任何事物而言,都有一看的见的一面,也有看不见的一面。前者是“形而下的事实”,而后者是“形而上的价值”。前者是经验的,看得见、摸得着;后者是超越经验的,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又不能认为其不存在。
  
  任何东西的存在都有一个“前提”,但也都有一个“理由”,缺一不可。比如说象棋中的棋子,你能想象一个没有任何载体的棋子吗?起子是由石头做的也好,用象牙做的也好,用木头做的也好,但总归要有一个载体,没有载体的棋子是不可想象的。即使我们所认为的“下盲棋”,也不过是在脑海中想象一个有形状的棋子。但是,决定棋子成为棋子的,绝对不是这些诸如木头、石头、象牙之类的载体,而是一种看不见的东西,那些东西尽管看不见,但确实存在着,并决定着棋子成为棋子。
  
  对人来说也是如此。人有一个肉体,还有一个灵魂。前者是人存在的前提,肉体没有了,灵魂没有了载体,就是死亡。如果人的灵魂能够脱离开肉体单独存在,人们早就不怕死了。我们至今仍然把那种认为人死了以后,灵魂可以上天堂或者下地狱的观点看作一种迷信。我们是唯物主义者,就在于承认“前提”的物质性,“载体”的现实性和必要性。但问题是,肉体只是前提,而不是理由。使人成为人的东西绝对不会因为是人有一个肉体,否则人就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了。正是灵魂决定了一个人成为了一个人,而不是其他,但灵魂又不能单独存在,必须粘缠在肉体上,否则就是孤魂野鬼。
  
  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理由是“败坏青年”.当我们的“民主”将要处决他时,他的弟子劝他逃跑,但他没有。他说:“如果没有骨肉,没有身体的其他部分,我是不能实现我的目的的。但是,说我不逃跑是因为我有骨肉,说心灵的行动方式就是如此,而不是选择最好的事情,那可是非常轻率的、毫无根据的说法。这样说是分不清什么是真正的原因,什么是使原因起作用的条件。”
  
  今天我们所坚持的唯物主义的误区在于,我们把事物的“前提”或者说“载体”看成了第一性的东西,而没有看到后面那个决定性的“无形之物”。当我们用“物质性”的东西来解释一切的时候,就会面临着尴尬和无奈,哲学也就丧失了其真正独立的地位。分析物质,哲学远没有科学快。
  
  今天我们所坚持的唯心主义的误区在于,我们认为事物的“本质”或“理由”能够脱离“载体”而单独存在,能够不依赖“载体”而现实地存在。这种想法也太天真了。我们好像谁也没有见过“红”,只见过“红的东西”,人的意识必须粘缠在“物质”上,否则就会成为茨威格笔下的那位象棋大师,迟早会疯掉。
  
  其实,经验和超验,是人类观察世界的两种视野,因为人就是一个经验和超验的悖论结合体。康德反复强调,经验的视野关乎的是人的肉体生存,而超验的视野产生的则是人的道德和信仰。超验的东西不能染指经验,否则就会迷信;同样,经验的东西不能染指超验的领域,否则就会出现悖论。超验和经验,构成了人的两种生存方式,表明人是一个肉体和灵魂的结合体。说白了,人不过就是肉体和灵魂、天使和魔鬼厮杀的战场。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