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古文典籍 >

读《资治通鉴》:紧张的局势,微妙的人心

2009-10-29 15:49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二号猪
仁与智的纠缠,德与才的难辨,使得在考察一个人“德行”的时候,很难操作:我们很难知道一个人是真的有“德”,还是假“德”而行阴谋之事。

文侯謂李克曰:先生嘗有言曰:家貧思良妻;國亂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則璜,二子何如?對曰:卑不謀尊,疏不謀戚。臣在闕門之外,不敢當命。文侯曰:先生臨事勿讓!克曰:君弗察故也。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

魏文侯问李克:先生曾经说过:“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现在我选相不是魏成就是翟璜,这两人怎么样?李克回答说:下属不参与尊长的事,外人不过问亲戚的事。臣子我在朝外任职,不敢接受命令。魏文侯说:先生不要临事推让!李克说道:国君您没有仔细观察呀!看人,平时看他所亲近的,富贵时看他所交往的,显赫时看他所推荐的,穷困时看他所不做的,贫贱时看他所不取的。仅此五条,就足以去断定人,又何必要等我指明呢!

仁与智的纠缠,德与才的难辨,使得在考察一个人“德行”的时候,很难操作:我们很难知道一个人是真的有“德”,还是假“德”而行阴谋之事。更何况,所谓的“德”立本于人的自觉,而所谓的自觉,在每个人心里,看不见,摸不着,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一切归咎于“心”而不是外在“行”的时候,就没有了一个评判的标准,从而为考察一个人“德行”设置了障碍。如果伦理学讲究动机论和效果论,那么中国文化对动机有着独特的偏好。可是,考察一个人的“心”又有什么标准呢?所以,中国人善于“掏心”,经常在日常生活中听到这样的话:“真想把你的心掏出来看看是黑的,还是红的”,“你的心被狗吃掉了”等等。其实,即使把人的心脏真的挖出来,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因为人的“动机”是文化赋予的,是文化这样一个群体意识通过心理渗透到个体身上的,是“文化—心理之心”,物质的“肉体之心”都是红的,全世界的人都是如此,它仅是前者存在的“前提”和载体(估计说前提和载体也有所不妥,现代生物学和病理学知识指出,真正发挥思考机能的是大脑,而非心脏),而不是后者的“理由”和“原因”。即使我们用刀子把心脏一刀刀地割开,仍然找不到“文化-心理”之心究竟在何处。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