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爱我中华 > 历史丰碑 >

抗日战争(七):欲救一国,先救文化

2009-08-04 16:14
来源:央视国际 作者:佚名
抗日战争的历史,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写下了不朽的一章。这是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重要篇章。

回忆一个世纪前的商务印书馆,晚年的冰心写下了这样的文字:“在我幼稚的心中,商务印书馆是一座屹立在上海市的巍峨大厦,里面住着几位传授知识的大师,如张元济、高凤谦……”

那时,上海宝山路两旁,著名的商务印书总馆与它的东方图书馆两厢对峙。商务印书总馆有80余亩厂区,4座印刷厂,厂房之间有宽阔的水泥路相通。东方图书馆在当时是上海华界最高建筑,是那个时代上海标志性的文化建筑。

而今天,那辉煌竟没了一丝的痕迹。

1932年的1月29号,就是一二八事变的第二天上午,日本海军陆战队的飞机到商务印书馆的上空,就投下了几枚炸弹,商务印书馆里面都是书籍、纸张、油墨,这些易燃物品,一下子大火就起来了。

老辈人说,飘在天上的纸灰四天都没散去。这样一个与军事不沾边的文化机构遭受这样的毁灭是属偶然的吗?

“我启蒙的第一本书,就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线装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这是冰心的记忆。“我是五四的产儿,我通过商务印书馆的《小说月报》走上文坛。”这是巴金的感言。“商务印书馆是在我青少年时代供给我精神食粮的最大恩师。”这是翻译家杨宪益的感慨……商务印书馆是中国文化史上开风气之先的一座丰碑。

在商务印书馆被炸毁后半年,商务复业。这是复业后它出版的第一套教科书,取名为《复兴教科书》。然而商务印书馆又收到了一封署名为日本国军署的恐吓信。

信中写道:“……上海毁烧尔馆,尔书馆还是恶习不改, ……今若不速改恶习,我军到处,是商务书馆尽烧毁。”

1932年,与商务印书馆同时被轰炸和摧毁的还有同济大学、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大夏大学、东吴大学、上海法学院等几所上海最主要的大学。

但是,更大的灾难又紧接着来了。五年后,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的大学再次遭受轰炸摧残。天津的南开大学成为全国抗战爆发后第一所罹难的大学。

1937年7月29号凌晨,日军首先对南开大学开炮,然后飞机轰炸。

大量的建筑都被炸毁了,成为一片瓦砾。1946年回来之后,西面一片荒草蔓蔓,北面的沐斋图书馆被炸成一片瓦砾,他们的军马就四散在那个地方。南开校园的美丽最重要的是有大量树木,都被他们砍伐了。

此后一年间,中国108所高校即有91所遭受敌人毁坏,其中25所停办。对中国文化设施的轰炸是一种单纯的战争行为,还是战争罪恶之上的罪恶?

张伯苓是南开的创始人。在南开被炸后,他愤慨地说“被毁者为南开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奋励”。

这是每天早晨,每一个城市的公园里都能看到的景象。热爱唱歌的人们聚集在一起,陶冶情感,或为晨练。

上个世纪30年代,苦难的中国人不分南北不分老幼唱起歌来。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抗日的歌声,有抗日的歌声就有救亡的运动。在抗战的年代里,歌声促中国人奋起。

《牺牲已到最后关头》就诞生在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前一年,作曲孟波。

到了1936年(1935年),东北已经沦亡5年了。国民党当局还是宣传对日妥协投降的不抵抗政策。说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和平未到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一些青年在一起商量,就说要写一首歌来驳斥它。

于是在现在上海外滩的黄浦江边上,几个年轻人一个晚上酝酿创作了这首歌。

当时游行队伍都是拉着手臂,“向前走,别退后,生死已到最后关头,同胞被屠杀,土地被抢占,我们再也不能忍受,我们再也不能忍受。亡国的条件我们绝不能接受,中国的领土一寸也不能失守”。

中国人的心声就这是这样用歌声表达了。那时诞生的中国抗战歌曲在文化史上堪称辉煌。

到处都有抗日战争的吼声,革命的歌曲就好像群众自己说自己话一样。最重要的就是中华民族要我们像一个战士一样生活着,中华民族要我们每一个音乐工作者和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要像战士一样的生活着、战斗着。

全国抗战爆发的时候,中共中央确定了"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明确提出应该用极大力量发展抗日的群众活动,不放松一刻工夫一个机会去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

在抗战艰苦的岁月里,一种新的文化在生长。中国的语言从来没有像这个时候那么地贴近老百姓,那么地清新质朴,明白易懂。

共产党一贯坚持依靠民众和发动民众。周恩来当时就具体地指示,如何发动民众,比如说:民众都包括哪些,我们要面向哪些。比如说到街道上到工厂里边,到农村,等等,非常具体。你比如说外面贴出来的标语口号一定要让老百姓看得懂,而且那句子特别好记。

它把农民给动员起来了,使农民解放了自己的思想,这是相当了不得的。新的语言、新的思想、新的生活方式深入了人心,特别是深入了中国下层社会的人心。使他们激发出了无穷的力量。

中华民族共同的灾难,共同的抗争,也留下了一个民族共同的歌声和情感。

这首歌震动山河,就是整个民族都在那里震动。很强烈地表现了民族的感情,表现了人民之间的团结奋进的那种感情。

这是民族的怒吼,抗日的怒吼。化出了一个民族的灵魂。

《黄河大合唱》已经传唱了60多年了。至今都震撼着中华儿女的灵魂,无论在大陆,还是在台湾,或是欧美、南洋。

中国大陆的作家访美,碰到了台湾的作家,大家相聚在一快儿,怎么表达呢,不多讲话,就唱“风在吼,马在叫”。

《黄河大合唱》诞生在1939年。那一年冼星海34岁,是延安鲁艺音乐系主任,《黄河大合唱》是他在6天的时间里谱写出的。

冼星海出生在贫苦的渔民家庭,是做帮佣的母亲把他抚养大。法国留学归来,冼星海一心想好好照顾母亲。

他是非常孝顺母亲的。他回来以后呢,他一心一意想报答他的母亲,他母亲就是靠替人家洗衣服过日子。她儿子从法国留学回来了,可以侍奉她了,当然很好了,可是抗战发生了。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