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上下五千年 >

汉语拼音五十年(上)(2)

2009-08-08 14:51
来源:央视网 作者:佚名
那么,利玛窦所创制的拼音系统究竟是什么样子的?难道就这样消失不见了吗? 在明朝万历年间出版的一套叫《程氏墨苑》的版画集中,人们意外地发现

那么,利玛窦所创制的拼音系统究竟是什么样子的?难道就这样消失不见了吗?

在明朝万历年间出版的一套叫《程氏墨苑》的版画集中,人们意外地发现了四篇利玛窦的文章,每篇文章都用罗马字母,也就是我们今天用以拼写英文的拉丁字母对汉字的读音做了标注。

据说,这四篇文章原本收录在利玛窦出版于1605年的《西字奇迹》中。1625年,法国传教士金尼阁以利玛窦的拼音方案为基础,写成了一部完整的罗马字注音专书,叫做《西儒耳目资》。

不过,他们的方案意在帮助来华的外国传教士学习繁难的汉字,虽然客观上为之后的汉语拼音运动提供了经验,但在当时,绝大多数中国人对此并不以为然。

然而,当中国这艘自给自足的庞大古船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败下阵来,汉字也开始引起人们的思索。在西学东渐、自救图强的思潮中,一个叫卢戆章的人,将在百余年的汉字沉浮和拼音浪潮中掀起最初的波涛。

1892年,《一目了然初阶》出版,这是第一套由中国人制订的汉语拼音方案。早期的汉语拼音运动也因卢戆章的“切音新字”被称为“切音字运动”,由此,中国汉语拼音运动的大幕正式拉开。在《一目了然初阶》的封面上,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副对联:“一目了然,男可晓,女可晓,智否贤愚均可晓。十年辛苦,朝于斯,夕于斯,阴晴寒暑悉于斯。”

1905年,卢戆章把编写的《中国切音新字》专程送到北京,满腔热忱地希望得到清政府的支持。

晚年的卢戆章定居鼓浪屿,此时的他已年逾古稀,但仍然坚持教授切音字,有人赠他这样一幅对联“卅年用尽心机,特为同胞开慧眼。一旦创成字母,愿教吾国进文明。”

公元1900年,是中国农历庚子年,这年夏天,爆发了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的庚子国变。

在这次事变中,清政府的昏庸无能表现得淋漓尽致,中国民众的麻木无知也使甲午战后就高呼教育的改革者们愈发痛心疾首。

也正是这一年,有一位自称“台湾和尚”的僧人出现在山东沿海的港口,其实僧人搭乘的船只并不是来自台湾,而是来自日本,来者也并不是僧人,而是被朝廷通缉的严拿罪犯,他的名字叫王照。王照曾经是戊戌变法中的风云人物,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很少有人相信,他此次冒着生命危险秘密回国,是为了推广一套叫做《官话合声字母》的拼音方案。

1903年,王照秘密进京,在裱褙胡同创立了“官话字母义塾”,用木刻活字排印课本。由于身份特殊,他让学生在前面讲授,自己则躲在屏风后面指点。这一年,直隶总督袁世凯的儿子袁克定也买到了这种课本,学会后便送给了弟弟袁克文,克文只有13岁,没有人教竟也学会了,这令袁世凯非常高兴。官话字母的影响力正渐渐扩大,这时,王照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要自首入狱。因为他那时候还没有合法身份。

出狱后的王照更为坚忍执着,全力推行他的官话字母。与卢戆章不同的是,王照的方案曾一度得到清政府的支持。

宣统三年,也就是1911年,清政府学部在《统一国语办法案》中规定,到宣统八年,检定教员须考问官话,师范、中学、高小各项考试,均加官话一科。由此,汉语拼音运动由民间跻身政府,并与国语统一运动合而为一。

然而,宣统八年始终没有到来,当大清的学部官员在辛亥革命的枪声中仓惶醒来,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个王朝远去的背影。他们不曾想过,中国的汉语拼音运动始终承载着文化先驱们寻道图强的爱国使命,它所奔向的,必定是一个革故鼎新的新时代。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