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评论 >

端午:由生活而来,在生活中失落

2011-06-02 10:11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周怀宗
端午将近,近几年因为申遗、抢注等问题,端午节常常成为热门话题。然而在另一方面,除了海吃粽子之外,端午节原本的许多风俗,却已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而逐渐远离现实,这
 
端午将近,近几年因为申遗、抢注等问题,端午节常常成为热门话题。然而在另一方面,除了海吃粽子之外,端午节原本的许多风俗,却已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而逐渐远离现实,这些包涵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恐怕将真的成为“遗产”。清华大学教授刘晓峰说:“传统节日并非不能融入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是,能否找到适合现代人生活的风俗和形式”。
 
经典诵读
 
●午日以兰汤沐浴。《大戴礼记》
 
●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绍。东汉《风俗通》
 
●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岁时广记》
 
●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李斯
 
端午:从时令开始
 
在传统社会中,端午节是一个很特殊的节日。很多人觉得端午是纪念屈原的,是纪念这个那个的,其实都不是,它的发端,最初是和时令有关,这也是农业社会节日形成的一种重要渠道。
 
端午节有很多别名,其中一个叫做五月节,我觉得这个名字叫出了端午的魂儿,它是时令的节。中国有一个重数节日的序列,一月一,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这个序列之中,端午处于中间。五月之前,天地节令从冬至春,从春至夏,是万物从复苏到生长的过程,五月之后,逐渐生长到旺盛的顶点,转而从生到杀,中国传统中认为秋天是杀的时令,所谓肃杀,“我花开后百花杀”,处决犯人也在秋天,叫“秋决”。中国人讲究阴阳的平衡转换,而端午,恰恰就是这个阴阳的平衡点和转换点,这就注定了端午节在传统社会中的特殊性。
 
端午节的起源说法特别多。其实在节气、节日发源之初,中国还没有天下一统,书还没有同文,车还没有同轨,那个时代的中国,并不是一个文化,而是有很多的地域文化,它们有相似性,也各有不同,所以尽管都围绕着阴阳转化的中心,但风俗各有不同。后来天下一统,很多地方的风俗汇聚在一起,互相融合,有的丢弃了,有的融会一炉,内容就特别丰富,所以它是一个复合型的节日,这也正是它精彩的地方。
 
屈原:怎么成了端午代言人
 
屈原是端午节的一个标志性人物,而且象征性非常强烈。在传统节日中,这样的情况很少见。其实节日中有代表人物,甚至以人物事件而成为节日的并不少,比如寒食节中的介子推,七夕的牛郎织女,三月三中死了三个女儿的那个人,都是类似的情况,端午也非屈原一个人,还有伍子胥,汉孝女曹娥,甚至后来的秋瑾等等,但是论人物和节日联系之深,流传之广,影响力之大,还是屈原。很多节日中的人物,其影响力都在逐渐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生存方式的变化而逐渐变淡,唯独屈原,历久弥新。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