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戏剧 >

黄梅戏与民间歌谣(一) (2)

2011-08-19 11:02
来源:未知 作者:尔不懂装
尽管《孔雀东南飞》产生的年代距黄梅戏的兴起横亘着近2000年的历史长河,但它的影响却未因时代的久远而消弭。在我们探讨近代民间歌谣对黄梅戏的影
 
尽管《孔雀东南飞》产生的年代距黄梅戏的兴起横亘着近2000年的历史长河,但它的影响却未因时代的久远而消弭。在我们探讨“近代”民间歌谣对黄梅戏的影响的时候,不应忘记它的存在。谁又可以断定,明清之际,安庆及其长江中下游一带民歌时调的繁盛,就不曾有《孔雀东南飞》的遥远观照?至少,由《孔雀东南飞》所建立的叙事抒情传统,对黄梅(采茶)调最终完成向黄梅戏的过渡是可能产生某种潜在影响的。我们知道,中国戏曲就其本质而言,是叙事与抒情兼容的,且在一定意义上,叙事成分还应当有所偏重。正所谓“以歌舞演故事”。这里,“歌舞”(抒情载体)只是“演故事”(叙事本体)的手段而已。在特定情况下,叙事地位的确立与否,是判定音乐与戏剧的一个重要标识。
 
黄梅(采茶)调的早期情形是较少叙事成分的。例如:“正月里来到采茶,梅花儿开,梅花儿开得锦绣花儿开,望我的郎儿回。”再例如:“送郎送到菱角塘,菱角开花白洋洋,十指尖尖摘菱角,摘个菱角我郎尝。”这里,无论是“采茶”还是“摘菱”都更多地体现了抒情意味,个中几乎找不到任何故事性因素,因而是缺乏叙事功能的。然而,就是这样的歌唱形式,一旦到了安徽沿江一带,便生成了作为戏剧形式的黄梅戏,这或许就是有着《孔雀东南飞》传统的安庆地区人民久已形成的“将抒情融于叙事”的心理(或称“集体无意识原型”)使然。在探讨“近代”民间歌谣于安庆沿江一带参与对黄梅戏的品格塑造的时候,我们不应忘记这久远的存在。它对该地区人们的心理必然给予潜意识“遥控”。我们在“近代”安徽民谣中就看到了这样一首《织布谣》,其云:“织布,织布,布机叽叽咕咕。织布,织布,织女辛辛苦苦。织出几丈白布,换了三升粗谷;暂时饱了肚子,自己穿着破裤。”
 
这里,我们除了可以见出自《孔雀东南飞》的遥远“织作”“情结”外,也能见出其明显的叙事与抒情相兼的风格。其向我们传送了由“织布”到卖布“换谷”,又由“谷”虽“饱了肚子”,却不能蔽体,让织布人身着“破裤”的完整事件流程,从而揭露了织布人反倒无衣穿的不公正现实。由此,我们不是也看到了《孔雀东南飞》的精神折光吗?之所以花如此篇幅来探讨本不属于“近代”范畴的《孔雀东南飞》,其实就是想呈示一下这种作为一种深层积淀,一种久远“情结”,一种地域文化心理状态所可能的以“近代”民间歌谣形式给予黄梅戏的滋养与烛照。

(编辑:尔不懂装)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