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戏剧 >

拿什么拯救京味戏剧?(3)

2011-08-10 10: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解玺璋
不过,也还有另一种可能,即通过新的戏剧创作,参与到新北京文化意味的创造之中去。在这里,新京味戏剧将是新京味文化的创造者,同时,它也将受益
 
不过,也还有另一种可能,即通过新的戏剧创作,参与到新北京文化意味的创造之中去。在这里,新京味戏剧将是新京味文化的创造者,同时,它也将受益于自己参与创造出来的新京味文化。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新京味戏剧或许不该过分地沉溺于文化传统或传统文化的历史想象,更不该过多地将文化传统改写为可以玩味的风土人情或物化记忆,它所创造的应该是新北京人对于新北京文化的体验和感受,当然也还有对于传统京味文化的重新思考和批评,而新一代京味戏剧家在经历了这一番蝉蜕之后,也许将获得新生。
 
在这里,有两部作品值得关注,一部是王翔的《老舍五则》,另一部是黄盈的《卤煮》,其中或许透露出一些新京味戏剧的讯息。《老舍五则》改编自老舍的五个短篇,这些作品体现了老舍一贯的精神和情怀。从审美的角度讲,这里包含了老舍关于北京生活中闲情逸致的批评,而他所欣赏的北京人的生活情趣,恰恰又是从这种闲情逸致中培植出来的。剧作将老舍在面对同一文化现象时所表现的理性与情感判断的错位展示得淋漓尽致。黄盈的《卤煮》则显示了京味戏剧超越自身的另一面相。我们从他的舞台表现中感受到老北京城历史文化的变迁,以及我们很少见过的驳杂、纷乱、动荡不定的北京生活,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对于老北京的眷恋与对于新北京的期待是同样的深切和不可思议。他们几乎是直接用了那泼辣恣肆的个性力量去消化复杂的生活和人性的材料,并显示出新的生命的强悍气魄。我以为,正是他那种不择而出的充沛才情,饱满健旺挟泥沙俱下的迫人气势,对新老语言材料不择精粗而又以其强悍的个性力量消融化解的能力,使他有可能为京味戏剧开创出一方新的天地。
 
 其实,在新、老北京交替的历史时期,我们亦不能忽略久居北京的新、老移民对京味文化趣味的痴迷和创造性贡献。中杰英先生是个“老广”,而非老北京,但他的《北京大爷》却不能不被认为是京味戏剧的精品。这里固然有北京人艺导演、演员、舞台美术的再度创造,但剧作家的笔致所透露出来的北京话的那份爽脆,那种韵律,还是相当迷人的。特别是,他以一个外省人的视角,一个知识分子对整个民族历史承担责任的沉重意识,借诸舞台上的人物,对京味文化做了激切沉痛的批评,从这里,我们也真切地聆听到了老舍精神的足音。

(责任编辑:五步笑笑)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