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民歌 >

如天上仙乐飘逸人间 古色古香的南音

2009-10-08 09:54
来源:散文集《无名的星》 作者:陈慧瑛
南音,又称南曲、南管、弦管,是流行于闽南语系地区,特别是泉州、厦门、漳州一带的一种历史悠久的古老民间音乐。

闽南是南音的故乡,仲夏黄昏,故乡的瓜棚豆架下,小楼幽院中,弦管南音,轻柔如水,流漫长街深巷……随意走近一户人家,便可看见十七、十八,眉如月,眸如星,文雅清丽的女孩儿,或横抱焦尾琵琶,自弹自唱;或手执彩绸檀板,曼声歌咏,琴韵悠扬婉转,歌声缠绵悱侧。四周白发翁媪、青头少年、大嫂小姑,听着听着,一个个会忍不住按拍唱和起来……

南音

闽南的舞台上,以南曲为主要唱腔的《陈三五娘》、《胭脂记》、《昭君出塞》、《吕蒙正》、《李亚仙绣襦记》等梨园戏传统剧目,真是屡演不衰!往往是台上演员演唱一支名曲,台下,观众和者数百。

1981年元宵节,名扬中外的泉州南音盛会上,一位出国多年的老华侨,情真意挚地说:“小半个世纪里,我走遍了大半个地球。如果世界上有一种民间音乐,能够那样使千百万听众销魂夺魄,如醉如痴;那样令人萌生故国桑麻之思,总角青梅之恋,我敢说,那就是南音。她是我们妩媚多情的闽南女儿哪,走遍海角天涯,也难忘怀!”老人是一位颇有造诣的音乐家。

南音,又称南曲、南管、弦管,是流行于闽南语系地区,特别是泉州、厦门、漳州一带的一种历史悠久的古老民间音乐。它保留了汉以来中原古雅乐的许多特点。因此,海外侨胞称它是“中国音乐的根”,声言“要追寻中国古乐,要找回中国音乐之根,就要从南音中去追寻。”南音曲调典雅柔美,既具有古君子遗风和宫廷音乐气质,又富有浓烈的乡土气息。它演奏的形式是四管清唱或八音合奏。使用的乐器中——南音琵琶是汉唐遗制;洞箫长一尺八寸(鲁班尺),用石竹、观音竹、茉莉花竹制作,十目九节,一节两孔,与我国其他地区使用的洞箫有极显著的区别;二弦是魏晋间嵇康首创的“嵇琴”的遗制。这些古曲乐器,增添了南音古色古香的风韵。怪不得清朝康熙皇帝听了闽南五位南音圣手合奏之后,欣喜非常,即赏乐入宫灯、彩伞,并御笔亲题南音为“御前清曲”。后来,南音界代代相传的挂宫灯、撑彩伞、张画屏、列古玩等演奏仪式,即源于此。

南音

千百年来,南音这一中原占代遗音,不仅在闽南地区盛行不衰,而且远播台湾、香港、东南亚,甚至世界各地华侨聚居的地方。据海外资料记载:英国驻东南亚大总督麦唐纳爵士对南曲非常赏识,特地邀请演唱者至总督府邸,隆重介绍并表演。一曲唱罢,麦唐纳赞叹道:“此曲只应中国有,泰西能得几回闻?”美国第一流的作曲家啥逊端赞誉南曲是“伟大的音乐”!西方著名的音乐家们在称颂与南音同源流入日本的“宫中雅乐”时说:“音乐之父,应是唐朝的中国音乐家,而非十七世纪德国的巴赫。”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