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旅游 > 人文胜地 >

【吴文化】依水栖息,与水为邻

2009-08-06 16:21
来源:无锡市政府 作者:佚名
无锡是吴文化的重镇。在太湖之滨,这里孕育了充满独特江南韵味的文化,这就是吴文化。

每到渔季,太湖沿岸就遍布这种自发形成的水产市场,对于这里的渔民来说,世世代代的渔场——太湖——简直就是上苍赐予的一份厚礼,这里出产100余种可以食用的河鲜,其中又以并称“太湖三白”的鱼白鱼、白虾和银鱼最为知名。

太湖占据了吴地的中心,长江从吴地横穿而过,汇入大海,围绕一江一湖,整个吴地水网密布,构成了独特的水乡地理风貌。

自古以来,气候湿润温和,植被繁茂,水土丰沃的江南因而被中国人视作人间天堂。丹青妙手们,以这里的风土景致为蓝本,抒发隐逸的情怀,描画理想中的桃源……而宣纸上这些静谧的山林后面发生着什么呢?

寒山寺的闻名天下,是因为唐朝人张继的那首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千百年来,诗句和古寺一起变得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然而,人们却并不清楚寒山寺的真正来历,它得名于唐代一位名叫“寒山”的出家人,而寒山和拾德在中国民间被称作“和合二圣”,对他们的崇拜延续了千年,因为天下统一稳定、个人生活和谐安逸一直是中国人最深切的梦想。

然而,在现实的中国历史中,天灾,兵祸,暴政一直伴随着多灾多难的中国人,黄河流域,在每次社会动荡,外族入侵中都沦为重灾区,对于那些不愿泪浸胡尘,渴望桃源避秦的中原先民来说,北是游牧民族出没的荒原,东靠浩瀚的大海,西边是渺无人迹,寸草不生的戈壁,南方,就成了避祸移民的唯一方向。

当先民翻山涉水,风餐露宿,来到吴越之地时,他们惊异地发现,这里原来是绿瘦红肥的温柔水乡。

对于初到吴地的先民来说,这片水乡简直就是就是上苍赐与的一片桃源,相对北方的苦寒之地,同样的辛勤劳作,在这里能得到更丰厚的报偿。这里出产的粮稻蔬果水产,让他们得以安身立命,世代繁衍。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分裂时期,也是北方人大规模移民吴地的第一次高潮。北方移民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可以想象,他们的辛勤劳作,在这片土地上取得了巨大的回报。吴地人口增长和新移民的拥入都出现了飞速的增长。

人多地少,促使吴地先民不断研究和揣摩精耕细作的技术和手段。相对于北方而言,吴地从三国以来,直到蒙古入侵,拥有了宝贵的一长段相对比较安定、和平的区域性政治局面。宋朝开始,中国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天时地利人和,使得这片区域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天下粮仓。

无锡的温光照老人,在双休日请来全家人,为自己做寿,他们租了一条游船,在悠悠评弹声中享受着传统的太湖船点,由于物产的丰饶,在遥远的古代,那些移民吴地的中原士绅就开始讲究精致的饮食,追求细腻雅致的生活品位。而从唐宋开始,吴地的风貌和气质也越来越细致,风雅。

这是南宋时期反映苏州城市格局的碑刻地图——平江图。从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苏州这座在水网上建设起来的吴地城市,在宋代就已经是一个规划缜密、布局合理的大都会,苏州古城的水陆双棋盘布局沿袭了1000多年,直到今天,依然没有大的改变。作为古代吴地的核心城市,苏州逐渐崛起于中国江南,宋代开始,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直至今日,人们对这一说法依然高度认同。

13世纪威尼斯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东方见闻录》中,用充满赞叹的语气描述了苏州这座城市,说这里漂亮得惊人,商业和工艺十分繁荣。当地人精于工艺,城市里有许多学识渊博的学者和医术高明的医生……当时,很多读过《东方见闻录》的欧洲人都认为马可波罗是夸大其词,甚至欺骗。在黑死病蔓延的13世纪,欧洲人很难相信,在遥远的东方,会有这样富丽的城市。

宋代以来,苏州出现了大批能工巧匠,成为各个领域的佼佼者,“苏造”、“苏式”这些词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精美细致、高品质的代名词。

1403年,武力夺取侄子政权的朱棣,在首都南京总是寝食不安,也许因为在这座城市里,游走着太多被他加害的冤魂……1417年,决意迁都北京的他,为帝国新京的宫殿选定了一位设计师。他,就是出生于苏州香山的建筑师蒯祥。

蒯祥和以他为代表的苏州香山帮工匠,在明代北京的规划和建设工程中,发挥了居功至伟的作用。

苏州相城区,御窑砖瓦厂。这里出产的砖瓦,因为质地优良,在明清两代是皇家建筑的指定砖瓦,其产品被誉为金砖玉瓦。今天,这里依旧遵循着古老的制作流程,为包括北京故宫博物院在内的中国各地古建筑和仿古建筑提供着砖瓦。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