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旅游 > 人文胜地 >

【吴文化】吴门自有人才出

2009-08-06 16:07
来源:无锡市政府 作者:佚名
无锡是吴文化的重镇。在太湖之滨,这里孕育了充满独特江南韵味的文化,这就是吴文化。

无锡玉祁镇上的这条小街不过百米,是风貌普通的江南民巷。可是,在这短短的小街里却走出了众多的名人:薛暮桥、孙冶芳、薛明剑、秦古柳、薛佛影……现在,他们的故居在街道两侧紧密相连,成为当地人引以为豪的人文景观。

无锡的钱氏是江南望族。城外的七房桥村,曾是钱氏家族的聚居地,而钱穆、钱伟长、钱俊瑞、钱临照、钱令希等大师和两院院士使这个默默无闻的小村落蜚声中外。

因为紫砂壶和竹海闻名于世的宜兴,同时又是“教授之乡”、“院士之乡”和“书画之乡”。5位书画大师、22位两院院士、30多位大学校长,周培源、蒋南翔、徐悲鸿、吴冠中等名家大师无不是从这里走向世界。

蔚为壮观的人才群体,让人们有了这样的疑惑,吴地江南究竟是怎样的一方圣土,何以从古至今,人才辈出呢?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东晋时期的吴地画家顾恺之所概括的山水之美无疑是江南风景的写照。江南不仅有清秀的山水,也是文人墨客心中的一片精神乐土。

大江之南,山温水软,人杰地灵。

江南在字面上的意思是指江之南,江即是长江。明清之后,江南的地域概念几经变异,现在指的是今天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这里曾经是春秋时期吴国统治的核心,所以人们也称此地为吴地。

在古代,坚实的农副业经济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开始,作为鱼米之乡的吴地江南,普通人家经常把余粮做成小吃,松软甜糯的糕点,曾是古代人民生活富裕的标志。小吃的原料是江南盛产的稻米和农副产品,在农业立国的古代,粮食生产是国家经济的命脉,有着天下粮仓之称的江南是国家赋税的重要支柱,因此也就有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

民间曾经流传过这样一句谚语:“永嘉世,九州空,余吴土,盛且丰。”它所描述的是公元4世纪初,西晋末年的永嘉年间,匈奴不断的侵犯,扰乱了北方的政权和人民生活,而江南吴地被描绘成世外桃源般的安定之地,北方人对南方的憧憬引发了史称永嘉南渡的大移民。据历史学家谭其骧统计,永嘉年间北方迁往南方的人口就达90余万,占到北方人口的1/8,江南不仅成为平民的避难所,也成为士族和知识分子营造的文化中心。受到日益浓厚的文化气息感染,江南人家最朴实的生活理念被浓缩成一句家训——“耕读传家”,悬挂或雕刻在门楣之上。读书被当作和耕种同等重要的事情,成为家族世代兴旺的保证。

位于无锡的东林书院,每到周末就有一些低龄的孩子们来到这里,跟随老师们诵读经书,师生一起陶醉于读书的乐趣之中。孩子们读书的东林书院,兴建于北宋,是当时江南理学的传播中心,明朝时候,这里声名远播,讲学议政、视天下为己任的东林精神便是从这里弥漫朝野。今天这里仍然延续着读书育人的传统,孩子们以学习中国传统典籍为主,这些当代人的课余读物,在古代却是读书人不可不读的著作。

饱读诗书,是古代读书人体现其学识的重要标志。读书不仅是为了学习圣贤知识,也是寻求个人发展、改变人生际遇的重要手段。

自隋唐兴起到清末废除的科举考试,在中国延续了近1300年,它既是国家的人才选拔制度,也是读书人实现“学而优则仕”梦想必经的考验。考生需要经过由地方到中央设立的层层考试,还要在不足一米见方的考舍内度过九天,考试复习,生活起居都不得离开。在今天看来有些残酷和可笑的事情,却是当时万千学子金榜题名这一人生幸事的开端。

这幅魁星点斗图,其图案是由“正心修身、克己复礼、鳌斗”十个字组成,科举考场前都可以见到它的碑刻,据说如果考生能看出隐藏在图上的这十个字,便有望金榜题名,甚至高中状元。

在中国古代科举史上,共有596名文状元,吴地走出的状元就占到总数的20%以上;明朝全国共录取状元90名,仅苏州一府就有8名,占全国比例近1/10。清朝的114名文状元中,江苏一省就有49名。新中国一共产生了1390名两院院士,江浙两省的院士总数就达到564人,达40%以上。

自从有了科举制度以后,特别是明清以来,吴人在科举这一文化大战中总是每每取胜,使得一种培养优秀文化人才的良性机制形成了,在创造科举奇迹的同时,吴地社会同步建立了许多文化坐标。

吴地流传着许多有关读书和科举的传奇佳话、一方面为读书人树立了楷模,同时也为优秀文人的诞生并梳理出江南才子这一特定知识分子的形象奠定了基础。

“这位古人称不上美男子,却是气质飘逸的化身;他风流倜傥,又历尽坎坷;他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他一生清高自傲,被称为天下奇,从而名留青史。在明代的”四大才子“中,他的知名度最高,他就是江南最富传奇色彩的文人唐寅唐伯虎。”

唐伯虎乃明代“四大才子”之首,他的诗书画号称吴地三绝。但是,他的知名度似乎更多来自他的传说轶事,其中“三笑点秋香”的故事家喻户晓、流传最广。故事中的唐伯虎风流儒雅、聪慧过人而又浪漫多情。然而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却并非靠着拈花惹草的风流韵事而名扬天下。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