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历史揭秘 >

蒲松龄是个啥样人

2011-06-29 11:23
来源:半岛晨报 作者:韩田鹿
作为深受儒家传统教育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蒲松龄对于现实政治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与参与意识。假如他能够通过科举这道窄门,也许他真的可以有一番作为的。

 

作为深受儒家传统教育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蒲松龄对于现实政治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与参与意识。假如他能够通过科举这道窄门,也许他真的可以有一番作为的。但是他没有。那么,科场失意的蒲松龄如何实现其作为儒家知识分子对社会现实的担当呢?韩田鹿老师认为,孔子已经为蒲松龄这样无法在官场上实现政治理想与抱负的人指出了一条出路,那就是“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对蒲松龄而言,这个抱负的实现主要包括两个渠道:一是在自己真诚奉行儒家原则的同时推己及人,对现实社会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二是以自己包括《聊斋志异》在内的作品为晨钟暮鼓,以此感化人心。本期韩田鹿老师将为读者揭示一个全面而真实的蒲松龄。
 
性格自负 一腔参政热情难以实现
 
受着儒家传统思想教育成长起来的蒲松龄是一个非常热衷于政治的人。他渴望建立一番功业:“我有涪洼百炼刀,欲从河汉斩长鲸”(《呈树百》),当他的朋友孙树百问及他可以仿效哪一位古人的时候,他写了一首诗作为答复:“重门洞豁见中藏,意气轩轩更发扬。他日勋名上麟阁,风规雅似郭汾阳。 ”郭汾阳就是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名臣郭子仪。从这些诗歌中,都可以看出蒲松龄参与现实政治的热情以及对于自己政治才干的自负。
 
实现政治抱负最为直接有效的途径当然是做官。对于生在寻常百姓家的蒲松龄,取得“官”的资格与地位的唯一的手段就是通过科举这道窄门。但是,众所周知,蒲松龄在科举的道路上历尽坎坷,“三年复三年,所望尽虚悬”,最后以岁贡生终老林泉,“他日勋名上麟阁,风规雅似郭汾阳”的热望到头来终成空。
 
与普通八股文士不同的是,科举路断的蒲松龄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政治责任。在儒家看来,“为政”,也就是参与政治的手段、方式有很多,为官远不是“为政”的全部。《论语·为政第二》有这样一段话: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 ”这就是说,在不能或者因为种种原因而不方便以作官的方式参与政治的情况下,对父母能够尽孝,对兄弟能够关爱有加,通过著述对于历史、现实进行褒贬,对政治有所影响,也是一种参与政治的方式。孔子本人的生平与经历为后人树立了效仿的榜样,他的言论,也成为后世像蒲松龄这样以道义自命的儒生以非官员身份参与、影响政治的理论依据。
 
行为端正 以孝悌的原则实现理想
 
韩田鹿老师认为,如同许多前代学人所指出的,儒家政治学说的精核,首先是一个“推”字,所谓“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是也。那么,什么是这“推”的根本呢?《论语·学而》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也就是说,为政的根本,就在“孝悌”两个字上。按照儒家“推”的原则,如果要以孝悌正人,首先应该自正。只有自己对于孝悌的原则身体力行,才能说得上对于社会风气有所影响,最终起到“施于有政”的作用,这是“为政”的第一步。从蒲松龄所留下的生平材料来看,他自己的确是认真地将孝悌的原则贯穿在自己的全部生活当中的。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