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河套考古大事记(二):阴山上的岩画

2009-09-27 10:23
来源:央视国际 作者:佚名
公元前3世纪,哲学家韩非子曾经在他的作品中记载了阴山岩画。1976年秋季,阴山岩画终于被发现了。

内蒙古巴彦淖尔阴山山脉中,有一条叫做“几公海勒斯太”的峡谷,蒙古语的意思是东榆树沟。

在风雨沧桑的岩石上,镌刻着一群大角鹿和野山羊,它们惊恐地奔跑着。在这群猎物的周围是几个手执弓箭的猎人。他们小心翼翼地逐步缩小着包围圈,和大角鹿对峙,紧张的气氛一触即发。

这就是远古中国北方河套人雕凿的岩画。

这些线条中散发着来自遥远岁月的神秘气息。

公元前3世纪,生于战国时代的著名哲学家韩非子曾经在他的作品中记载了比他那个时代更为遥远的先民利用岩石凿刻足印的故事:

赵国的君王命令工匠在一个叫播吾的山梁打凿石梯,把自己巡游的形象凿刻在岩壁上,这个凿刻在岩石上的形象宽三尺,长五尺。而且还在上面刻了一句话:赵王到此一游。

遗憾的是,韩非子的描述过于简约,何况,当时他正忙着创立法家学说,岩画并不在他思考范畴之内。

又过了700年,进入北魏时期的中国,出现了一个生性喜欢旅游的地理学家,郦道元。

他在《水经注》中精准地记录了穿越西北山脉时见到的图画:

黄河经临河县一带时,经过阴山南侧,折向东流,在阴山山脉上刻有许多鹿和马的图画。

旅行家郦道元所说的“临河县”,是汉代朔方郡管辖的一个县级地区,在今天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境内。

但在郦道元以后的1500多年里,阴山岩画淹没在历史的沉烟之中再也无人问津。

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阴山岩画才被人重新发现。

1929年,中-瑞西北考察团在内蒙古中北部一带进行考察,当他们来到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一个叫大坝口的时候,发现岩石上有奇异的太阳神和人面像。

1950年,瑞典学者把这一成果公布在斯德哥尔摩出版的《蒙古的史前成就》一书中。

但是,这个在阴山腹地发现的太阳神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阴山山脉中的岩画依旧在岁月中沉寂着,等待或许总有一天被后人唤醒。

又过了10年。

1960年,一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人对于这久远的谜题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决心找到那些隐藏在崇山峻岭中的图画。

他的名字叫盖山林。

他第一次得知世界上有岩画的时间,是1956年。那一年,他考入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世界考古是必修课。他的老师、著名考古学家石兴邦讲述了世界考古史上的经典岩画。

1879年夏天,西班牙的考古学家萨托尔带着4岁的小女儿来到阿尔塔米拉洞穴,他们发现洞穴的岩石上刻画着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图案,线条简朴,生动传神。

于是,众多的考古学与人类学家闻讯赶来,最终认定这就是他们长期以来苦苦寻找的岩画——书写在石头上的史书。

石兴邦给学生们描述了阿尔塔米拉洞窟的窟顶大壁画,那上面有驯鹿、长毛象、野牛等动物30多个,有两只凶猛的野牛负伤后身躯蜷缩成一团;还讲到法国拉斯科洞窟中黑色的野牛、行进中的马群、两只牡牛、跳跃的牛鹿群。

盖山林兴奋之余总觉得心里不是滋味。

盖山林介绍:当时听了以后,我又得到知识了又有点遗憾,我说为什么现在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远古的时候就文明起来,为什么这些岩画偏偏都跑在法国、西班牙那一带,中国为什么没有呢,就感到非常遗憾。

在欧洲的其它地区相继发现的岩画区域,不仅引发了欧洲的岩画研究,也引出了“世界岩画中心在欧洲”的论断。

在接下来的那一年冬天,盖山林和他妻子在阅读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河水条”中看到:

黄河自甘肃北流到宁夏, 经过宁夏陶乐县至内蒙古巴彦淖尔磴口县一段五百里黄河沿岸的阴山中有被刻画的山岩,图画的形象似虎似马,所以被人称之为岩画山。

按照郦道元所做的记载,这些岩画,应该就在今天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的阴山之中。

盖山林兴奋异常。

然而,迢迢阴山,沟壑纵横,究竟到哪里去寻找岩画呢?

阴山山脉横亘于内蒙古中部,西起杭锦后旗狼牙山,中段为乌拉山、大青山、灰腾梁山,东段为坝上高原的大马群山,东段进入河北省西北部,延绵1200多公里,是黄河流域的北部界限。

机缘巧合的是,1962年,盖山林从银川调往呼和浩特的内蒙古文物工作队、也就是今天的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他认为这是冥冥之中的机遇在向他招手。

但,10多年过去了,苦苦寻找的盖山林依旧没有任何发现。

难道是郦道元记错了?

就在这时候,命运恰好给了盖山林一个难得的机会:

1976年夏秋之交,单位指派他到巴彦淖尔北部乌拉特后旗去考察汉武帝时修的长城。

就在他前往乌拉特后旗的途中,刚巧搭乘的汽车遇到故障抛锚了。他们只好住在附近一家乡村招待所里。安顿下来之后,盖山林走出招待所散步。就在这时,他遇到一个蒙古族青年,叫吉仁吉茹嘎。

他们俩就在路边聊天。“六十六”是当地人,常年在阴山一带放牧。盖山林问他,在山里放牧见没见过石头上有鹿、马、牛、羊之类的图画?

“六十六”说,有啊。在距他家不远的一条河沟之畔,有一块伫立的巨石,上面刻着几个呲牙咧嘴的鬼脸像,每逢放羊经过那里时,鬼脸总是大眼睛注视着他。为了不被这群魔鬼吞噬掉或招来祸殃,每当太阳落山之前,便匆匆忙忙地把羊群早早赶回家。

说这话的时候,“六十六”的脸上充满着畏惧。

第二天,兴奋的盖山林早早起床,在“六十六”的带领下前往山里寻找岩画。

在一块硕大的卧牛形的巨石上,盖山林终于看到了他多年寻找的岩画。

盖山林介绍:我一看岩画以后,我惊呆了,确实有十来分钟好像我一切都麻木了,好像什么概念都没有了,好像人感觉的东西我都顿然失去了。

往往命运就是这样蹊跷和不可捉摸。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