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河套考古大事记(五):河神的传奇

2009-09-27 10:07
来源:央视国际 作者:佚名
在核桃平原有一座早已荒弃的墓葬,墓碑上刻写的名字叫王同春。他就是河套地区的河神。

在一座早已荒弃的墓葬,墓碑上刻写的名字叫王同春。

如今,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人的故事了。

但一百年前,正是这个人,在广袤的河套地区创造了生动流畅的传奇大戏。

而这个人的故事和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走西口”有关,和这里的那条波澜壮阔的大河有关。

2008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

在这个通知中,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申报的“爬山调”被列入传统音乐保护项目。这,究竟是什么样的音乐呢?

这动人的旋律和火辣辣的表达,就是广泛流传在巴彦淖尔河套地区的“爬山调”。

河套“爬山调”是随着历史上的“走西口”由山西、陕西一带的音乐曲调和巴彦淖尔当地少数民族音乐彼此渗透融合而产生的,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艺术风格,当地人管它叫“山曲儿”。

河套地区的爬山调充满浓郁的地方口语特色,最初以清唱为主,形式活泼,不分时间,地点,田间地头,走亲串友,婚礼聚会,想唱就唱,而且歌词可以即兴创作,是一种家喻户晓、广为流传的民间说唱艺术。

但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能够演唱爬山调的老艺人渐渐离去,这种浓郁的地方艺术有失传的危险。

为此,巴彦淖尔提出申请,希望让“爬山调”加入中国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

在中国,说起“走西口”,就像人们熟悉的“闯关东”一样,是一个充满历史记忆的独特词汇。那一曲“哥哥你要走西口,哎呦,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更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走西口”,约从明代中期开始,其高潮出现于明末清初,直到清朝末年,前后经历了大约三百年的历史。

河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明中介绍:走西口所说的口之外一实际上指的是杀虎口,杀虎口在内蒙古的和林格尔县和山西省的右玉县交界的地方。这个交界就是以长城为界,是长城的一个关隘,一个隘口。所谓的口外,这个地域包括内蒙古现在的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还有巴彦淖尔市。而巴彦淖尔市位于河套平原上,土地肥沃,然后有黄河水灌溉,是一个十分宜于人类生存的一个地方。所以,实际上走西口的目的地也好或者是终点站之一也好是巴彦淖尔。

“走西口”不仅改变了成千上万“口里人”的命运,而且对于改善塞外人口结构,促进塞内外文化经济的交流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随着“走西口”的逐渐兴盛,内地农民大量进入内蒙古西部地区开垦种植,并且把内地兴修水利的技术带过来,极大地改变了当地农业发展的态势。

“治国先治水”,这是中国的一句古话。

水向来对国计民生极为重要,所以治水大师们也总是名垂千古。

李冰建造的都江堰是中国水利史上的一个奇迹。

自汉武帝即位后,他把秦帝国的九原郡分设为五原、朔方两郡地,东为五原郡,西为朔方郡。

为了发展五原、朔方的农垦水利事业,在当年夏天,汉帝国从内地征召了10万农工来到五原、朔方开荒种地。

这些来自中原的人们在朔方郡——也就是今天的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保尔套勒盖一带兴建了依托黄河的引水灌溉工程。

但可惜的是,这样繁荣富庶的河套灌区,在西汉末年王莽篡位以后,特别是在东汉以后,由于边疆不宁和汉族移民内迁,逐渐毁弃,引起大面积的土地荒漠化。

自清帝国主政以来,逐步加大了对于边疆地区的控制与开发,巴彦淖尔一带的河套地区随着大规模的“走西口”而再次变得生机勃勃。

从道光、咸丰、同治至光绪末年,在广阔的河套平原上展开了众多地商竞相开渠的活动。

从内地一路风尘“走西口”来到巴彦淖尔的王同春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脱颖而出,最终被后人称之为一代无法超越的“河神”。

从某种意义上说,王同春就是一个“走西口”的缩影。

王同春,1852出生在河北邢台县东石门村一个破落的商业地主家庭里,俗名“瞎进财”。

王同春5岁时,染上天花,导致一只眼睛失明。7岁时,他进了私塾读书,但因家境贫困,只读了半年就不得不辍学回家。

到王同春13岁那年,命运发生了他所无法左右的转变:

他和父亲一路向北偏西方向徒步走向塞外,最终辗转落脚到磴口,被同族的一位叔叔收为嗣子。

从此,他再也没有离开磴口这个地方。

但此时,他还不知道自己今后的生路在哪里,也无法得知他最终能创造出感天动地的治水伟业,成为河套地区一代传奇的“河神”。

王同春来到磴口的第5年,就在河套东部一个叫张振达的地商所开办的“万德源商号”当了修建水渠的工人。

当地人管这个职业叫“渠工”。

由于王同春身强力壮,聪敏剽悍,挖渠技术娴熟干练,两年后,被短辫壕地商郭大义所看中,从众多的渠工中脱颖而出,正式当了渠头。

这是他人生中的一个转折。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