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探秘远古的彩陶文化,寻访原始社会的历史遗存(三)

2009-04-29 12:10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黄土高原每当风沙刮过之后,田野里经常就会露出一些来历不明的陶罐,而这些神秘彩陶上诡异的图案,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初,这个秘密才被慢慢揭开。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熟悉的传统文化,这些鲜活生动的民间艺术代代相传至今,朴实而自然,没有人更多的追究它最初的灵感究竟来自哪里。

直到中国远古时期彩陶的出土,人们才惊奇的发现:彩陶纹饰中的这些规整对称的图案怎么和我们今天所见的剪纸艺术中的连手小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彩陶上所绘的究竟是人还是动物?他们环绕彩陶罐一圈,手拉着手,好像正在欢快的歌舞。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彩陶纹饰或写实,或抽象,有些图案甚至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远古人类怎么会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原始时代创造出这么精美抽象的艺术,是偶然的信手涂鸦还是一种辉煌文明的萌芽呢?

如果说彩陶上这种围成一圈,类似剪纸小人的连续图案真的在表现人们手拉着手舞蹈的场面,为什么所绘之物又如此抽象,似人非人,倒像是蛙类等动物呢?事实上,这并不是真正的彩陶舞蹈纹。

1973年,考古学家在青海省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挖出了一些碎陶片。经过精心拼接,居然复原出了一件精美的彩陶盆。只见盆中绘有让人一眼就能辨认出的人物形象,好像是 手拉手的舞者。根据碳14考古测定,这件彩陶作品距今已有5000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舞蹈人物画面。

这件人形舞蹈纹彩陶盆引起的更大争议却是所绘小人身下多出的一笔,有人认为这画的是原始人身上的衣服飘带,也有人认为这其实是在突出人的生殖器。

人们的祭祀仪式通常都是为了表达某种祈愿。祈求神灵保佑氏族的繁衍生息,这无论从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还是人类早期的基本心理需求上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祭祀主题。

这种带有巫术意味的舞蹈,在今天的一些非洲部落里仍然可以看到,祭祀是这些部落里最重要的社会活动。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确已经懂得用舞蹈的方式再现狩猎、战争场面或者爱情生活,而且,原始舞蹈往往就是原始先民宗教祭祀仪式的组成部分。

由于青海出土了闻名遐迩的人形舞蹈纹彩陶盆,坐落在青海省的柳湾博物馆便将这一不同凡响的彩陶纹饰装点在了博物 馆主体建筑的墙壁上,那热烈舞动的身影就如同一个清晰可辨的记号,在召唤和迎接着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人们被彩陶上奇妙的纹饰深深吸引了,除了能让人看到原始先民眼中描摹的世界,更多的纹饰显得神秘莫测。这让人不禁会问:中国彩陶纹饰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

青海柳湾博物馆大量收藏了中国彩陶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各类作品,其图案类型之丰富,内涵寓意之奥妙为我们开启了一条探索不尽的历史旅程。

考古工作者曾在柳湾这一地区挖掘出上万件的原始文物,还有大量彩陶碎片,精美绝伦的人形舞蹈纹彩陶盆也是从一堆碎片中拼接出来的。

所以,考古工作者们在这里长年累月一丝不苟地整理修复着出土碎陶片,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重要的历史痕迹。

甘肃省考古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郎树德先生,多年从事彩陶的考古研究,对于解读那些神秘的彩陶纹饰投入了自己毕生的精力。他常常就是这样和年轻的考古工作者一起呆在彩陶的修复室里,与满屋的文物做伴。

红彩在陶器上的使用,是陶器装饰上的一个极大的飞跃。因为,红彩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氧化铁。人们发现,当它随陶胎一起被烧制后,色彩就会永远留在陶器上,不易脱落。

在红彩还没有被发明之前,陶器一般均是素陶。但是,在那遥远的史前,远古先民对装饰的感知已然在悄悄苏醒。这些排列整齐,密密麻麻的纹路显然是一种刻意的装饰,而压刻出这些纹路的工具竟然是他们的手指甲。

除了用各种方式压刻出的印纹外,人们还在素面上用泥条来装饰出一些纹线。这种素陶装饰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红彩被发明,人们才开始有意识的将色彩与图案结合了起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彩陶纹饰其实就是原始陶器泥条装饰的发展和延伸,它用一种简洁、方便的装饰代替了原来工艺复杂的方式。

甘肃省秦安县位于黄土高原的中部,坐落在黄河支流――泾河、渭河之间,这里一直是中国西北传统的农业地区。河谷中是大片的农田,村庄的民居都建在河谷两边的台地上。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过着平静的乡间生活,很少被外界打扰,当地人习惯把这片河谷叫做:大地湾。

1978年,村民们在扩建乡卫生院时,意外地挖出了许多彩陶,经过考古部门的调查,发现这里是史前人类的生活遗址。由于遗址面积和规模都很庞大,这一发现,竟让考古发掘工作持续了二十多年。

大地湾遗址出土了一大批精美的彩陶,令人吃惊的是,彩陶的年代几乎囊括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各个阶段,跨度达3000多年,考古学家把这里称为中国彩陶历史的天然博物馆。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