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蒙古骑兵对阵印度战象(3)

2010-10-21 09:27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作者:雷永青
解析蒙古骑兵战无不胜的秘密 一个只有100多万人口、10多万军队的民族战胜了拥有几千万人口、数百万大军的金国、南宋、花剌子模和欧洲联军,这是一个
解析蒙古骑兵战无不胜的秘密
 
一个只有100多万人口、10多万军队的民族战胜了拥有几千万人口、数百万大军的金国、南宋、花剌子模和欧洲联军,这是一个神奇,也是一个秘密。蒙古骑兵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秘密是什么?我们不妨解析。
 
《黑鞑事略》记载蒙古人“其骑射,则孩时绳束以板,络之马上,随母出入,三岁以索之鞍。四五岁挟小弓、短矢。”蒙古人从小开始旦旦追逐、年年游牧的生存方式和蒙古草原险恶的生存环境造就了他们强悍的体质、磨练了他们坚强的意志、也培养了他们高超的骑射技术。
 
蒙古骑兵长于闪电战,他们的行进速度是惊人,一天能行进数百里,乃至上千里地。这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蒙古军的胜利。马是蒙古人特有的资源优势。马既是他们的生产资料又是他们的生活资料,既是他们的交通工具又是他们的作战工具。蒙古军队“出入只饮马乳,或宰羊为粮。只要有供马匹和畜群食用的水草,蒙古人就可以自给。即使一时缺乏马乳和羊肉,还可以射猎作为补充。在作战中,蒙古骑兵就是依靠马匹和畜群来给养的,或者因粮于敌,从前线得到补充。这在后勤上大大减少了军队行进的辎重。
 
在兵制上蒙古骑兵以轻骑兵为主,重骑兵为辅。所以保持了全军一致的速度和整体的威力。蒙古骑兵严格限制每人的携带品。出征时规定:每人各携一小帐,一革囊盛乳,一锅。随身行李只有这些。
 
装备上以轻便为主,鞍辔轻小,重量不超过八斤,鞍边悬一皮袋,内装肉干、乳酪。
 
武器上以轻利实用为主,远战武器有弓、箭、弩、抛石器。近战武器有投镖、长枪、矛、弯刀、套绳。随身配备环刀,刀柄小且扁状,轻便犀利。每骑携带两只弓矢。蒙古骑兵的作战工具也是生活工具。弓箭、投镖、套绳既可狩猎又可作战。成吉思汗特别重视武器制造,每克一地,就选铁匠、工匠制造武器。
 
服装上,寒冬则穿毡帽、毡靴和皮衣。他们的战装是马皮制成的,这种马皮经过动物的尿液浸渍而变得坚硬。战斗时还穿一件丝织长袍。这种丝织长袍有今天的防弹衣的作用。此外妨刀箭切入皮肉,如果是皮衣、棉衣的话,就会连皮毛或棉丝一起切入皮肉,造成化脓。而丝织衣料即使切入皮肉,当从伤口拔箭时还可以减少磨擦,减轻疼痛,对医治起来也起作用。左臂上拴一把短剑,战靴内缝一铁块,保护小腿。
 
在编制机构上,按十进制编制军队。从十夫、百夫到千夫、万夫,另设护卫队,先遣队,指挥方便,精简精干。牧户从十户、百户到千户、万户编制,设立户长。马匹分配上,配备从马,“日轮一骑乘之”。普通士兵2匹,各级头目三四至五六匹不等。长途行军中,有空马担任粮草的运输。他们的战马是一种蒙古矮种马,胫粗、腿短、头大,但精力充沛、反应敏捷。
 
蒙古骑兵有四大优势。一,擅长野战,有利于在运动战中前歼敌。二,有利于集中兵力。三,机动性强,有利于及时捕捉战机。四,在不利条件下,随机应变,“去如电逝,追之不及”。
 
但蒙古骑兵也有两个大弱点。一个是善骑好射、策马急袭的蒙古骑兵在江河湖泊面前显得毫无用武之地。可是,这一点毕竟可以解决。1220年,成吉思汗建立了水军。在西征时,就有一个月内造船百艘,在蒙古骑兵渡过漠兰河的记载。但是另一个弱点是蒙古骑兵解决不了的,生活在蒙古高地草原和西伯利亚干寒地带的蒙古人惧怕湿热,不耐高温。这一点在攻占南亚、东南亚一带的战役中就显露无疑了。
 
看看印度战象威力有多大?
 
在众多的动物中,印度人对大象怀有特殊的感情,印度人称呼大象为“哈第”。在印度人看来这种动物是力量、智慧和善良的象征。经过训象人的训练驾驭,大象成为人们的好朋友。但是了解真正的野象的人都知道它们是怎样的一群。他们野性十足,很容易发怒,发起怒来令人生畏。而且大象也是群居生活,庞大的象群看到自己的伙伴受到攻击时,它们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他们是所向无敌的。人们将它视之为百兽之王。
 
大象力大无穷,而且又可以驯化,如果在战场上排上象阵将会起到所向披靡的效果。我们无从得证人们一开始驯化大象就是为了作战,但是历史上很多关于大象的记载都跟作战有关。5000年前,驯化大象就在印度两大宗教中扮演重要角色。约在公元前2000年时,雅利安人大批进入印度,他们是游牧的入侵者和草原上的畜牧人,但是他们到达印度后所到之处都有大象,他们很快学会了捕捉和训练。很快他们就学会了所有关于大象的内容。传说中雅利安人的领袖因陀罗出征打战时骑的不是马,而是大象爱罗婆多。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的军事力量就已经主要依靠战象了,现在出土的钱币上就有战象的图样。据记载孔雀王朝还支援伊朗王朝和亚历山大大帝500头战象,帮助他们战胜马其顿王朝。
 
更让人高兴的是,大象与马能配合的很好,象马并肩作战,又象开道,马就能冲锋陷阵;有了马冲锋,象就可以冲杀践踏。根据印度文献记载,当时印度的部队包括4种,象兵名列旗手,其次是马兵,战车兵,步兵。编制中最小的兵队有1头象、1辆战车、3匹马、5名步兵。而最大的军团配备21870头象,21870辆战车、65610匹马、109350名步兵,其实就是21870倍小队的规模。作战时,善战的一部分大象先展开攻击突破,将敌军的队伍冲乱,踏毁城垛。另有一批大象用作驮兽,或者在深水处架造浮桥。每头战象都需要一批士兵和一定的装备为之组合:1名驭象者、2—3名骑象者、一小队保护象群的士兵、1辆拖位的车、以及随行的非战斗人士。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