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人 >

颜回是现代人学习的榜样

2011-06-02 09:57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符号
一个缺衣少食、居无定所的乞丐,有一天忽然有了自己的房子,每一天也不再为吃饱饭发愁,这个人的幸福指数肯定会比他做乞丐时要高出许多。

一个缺衣少食、居无定所的乞丐,有一天忽然有了自己的房子,每一天也不再为吃饱饭发愁,这个人的幸福指数肯定会比他做乞丐时要高出许多。
 
一个被关在暗无天日的监狱中的囚徒,有一天获得了自由,到处可以走走,随时能享受到和家人的交谈,这个人的幸福指数肯定比他做囚徒时要高出许多。
 
机械的唯物主义者就是从这些极端的处境中推出了一个极端的结论:认为一个人幸福指数的高低取决于此人所处的外部条件。并把那些通过调整自己的心灵,而调整自己的幸福指数的做法,一概贬称为阿Q主义或精神胜利法。
 
这其实在方法论上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当人们的基本物质需求和基本的人身自由得不到满足时,上述结论是正确的。但当人们的基本物质需求和基本人身自由得到满足时,这时外部条件对人们幸福指数便没有了决定性的影响。心理学家科学研究所得的结果,对此提供了证据:在美国的大学中,教师们取得终身教授的职位,是他们一生职业生涯的奋斗目标。于是,有一年在评定终身教授前,心理学家对一大学中有资格参与终身教授角逐的老师做了一次调查,他们调查了老师们此时的幸福指数,并访问了如果评上终身教授对此后幸福指数的影响,大多数老师的回答是:“如果今年能评上终身教授,那就太幸福了,并且这种幸福感在余生都会有所体现。”等终身教授评定结束,结果自然是有的人评上了,有的人没有评上,心理学家又对这些人做了调查,评上的幸福指数明显升高,并确实认为这会让自己的余生更加幸福,没评上的幸福指数自然下降了许多。三个月后,心理学家又做了一次调查,这时评上的已没有了当时的兴奋,没评上的也没有了当时的沮丧。六个月后心理学家再做了一次同样的调查,这时所有人的幸福指数都恢复到了评定终身教授前的水平,包括那些坚信评上了会让自己的余生更加幸福的人。于是,心理学家得出结论,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这一约束条件下,人的幸福指数是有一条恒定的水平线的,外界条件的变化只会使人的幸福感在这一水平线上上下波动,但从长远来看,对人幸福指数的高低并没有决定性的影响。
 
现代人绝大多数都是一些基本的物质需求和基本的人身自由得到满足的人,但这样的现代人没有自觉到自己幸福指数水平线的存在,他们对幸福指数提高的追求,仍持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外界物质条件的改变可以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于是把人生幸福的感觉寄托于外界条件的不断丰富上,如,更大的权力、更好的车子、更多的钱、更宽敞的房子等等,结果没有用,无论你向外再怎么追求,你发现,最终还要回到你那条幸福指数的水平线上。
 
以王阳明心学哲学的观点,人们要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不在于向外追求,而是应返回内心,提高自己幸福指数的那条水平线,外部条件不变,幸福指数的水平线提高了,幸福感自然会增强,而这条水平线的提高不决定于外部,只决定于内心。只有坚定了自己的内心,才会摆脱外界束缚下的幸福,获得自由的幸福,物物而不物于物。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