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评论 >

革命文物亮相京城 藏家呼吁革命文物亟待保护

2011-07-20 13:58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刘江
7月15日,包括恽代英黄埔时期写的军事教材在内的500多件革命文物在北京忠良书院展出。

715,包括恽代英黄埔时期写的军事教材在内的500多件革命文物在北京忠良书院展出。这些文物的收藏者王金昌说,在文物收藏十分火爆的当下,一些“红色记忆”却面临着被忽视甚至永久性破坏的危机,亟待抢救性保护。
 
本次展览共展出500多件革命文物,跨越从建党前后到解放战争的历史时期,重点是马克思主义早期在中国的传播和建党前后到“七七事变”之前的文物。包括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原版书籍、历史照片、文件资料,还有许多当年使用过的徽章、邮件、粮票、钱币等珍贵实物。许多藏品是首次向公众展示,其中不乏珍品、孤品:如苏区石印版的《中共六大党章》,专家认为可能是于今仅见的一份单行本;中华苏维埃时期铁制的锈迹斑斑的中国共产党党徽,由于其材质不易损坏,当年被红军战士携带在身上,便于在战时恶劣环境中随时进行入党宣誓;一纸发黄的中华苏维埃开具的村民结婚证和废婚证,反映苏区婚姻自由;一封红军家信:“……只有取得第五次反围剿胜利才能保障分田胜利。”
 
王金昌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收藏革命文物,20多年间收藏了1000余件,此次展出的是他收藏的一部分。军事科学院专家评价这些收藏是“珍贵的红色历史文献和史料,具有较高的保存和研究价值,是对现有红色史料的有益补充,是对革命文献资料收集的贡献”。
 
王金昌说,他的很多收藏来源于被清理的成堆废纸里,主要包括3种情形:上世纪90年代开始,很多博物馆、图书馆大规模建设翻新,大量书稿和文件材料被清理废弃;近年来,扫描技术和数字化的普及,使得很多图书馆的管理者忽视文字版本的保存,导致一些珍贵资料被当成废纸流入社会;一些政府机关不注意保存重要文献记录,使得一些领导人和历史名人的文字材料也被不经意地当成废品处理。
 
王金昌说,文字材料的实物不可复制,其所记载的内容不容篡改,那些纸张经年累月逐渐变黄的颜色,乃至被虫蛀的痕迹,都在向人们诉说时间的变迁和历史的真相,具有极其宝贵的历史价值。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