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评论 >

中华文化大反思:"学而优则仕"与中国的官本位

2011-06-28 15:42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齐鲁晚报
中国自古有“学而优则仕”之说,读书人做官似乎是最好的出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改革大潮下,曾经有不少仕途中人下海经商,被誉为改革开放的弄潮儿。

 

中国自古有“学而优则仕”之说,读书人做官似乎是最好的出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改革大潮下,曾经有不少仕途中人下海经商,被誉为改革开放的弄潮儿。而当下的公务员考试热,却折射出“学而优则仕”这一传统在强势回归。中国人为什么又热衷于“做官”了?您对这一现象怎么看?
 
齐鲁阅读:做人最要紧的,是在生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市场经济天地广阔,大有可为,只要有本领,是可仕、可商、可工、可农的。
 
焉凤玲:当孔子高足子夏的“学而优则仕”,遇上了科举制度,这一观念就成了中国读书人的金科玉律。古人读书做学问多是为了做官,范进就是过了知天命之年才中举以至疯癫,堪为古代读书人的写照。不过如此迂腐猥琐之人,即使入仕又于世何用?
 
每文:“学而优则仕”体现的是一种选拔机制,并非从政的必然途径。目前考公务员热既说明国家对公务员队伍的重视,也反映出人们对公务员职位的认可。但“学而优”绝不意味着必然为“仕”,许多社会贡献突出者,仍然无须考试被吸纳到国家参政议政的岗位上,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君子无为:学而优并不一定得“仕”,从政之路除了有知识外还要有个人性格、人格以及思想观念、管理能力等因素,有的人适合从政,有的人则适合做学问,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莘莘学子,还要衡量一下自己是否适合步入仕途。
 
镌璞:从弄潮儿的经商热到千军万马考公务员热,社会价值天平的波动是利益重心的转移,当社会价值观往仕途倾斜并不是历史的乐观。学习的道路本应是各类人才齐发的异彩纷呈之路,如果被仕途左右,这条路将是羊肠小路!
 
林荣耀:“学而优则仕”不过是官本位的等意说法,是传统政治生态的集中表述和生动归纳,浸透着反人性的等级制的糟粕,应该是不入现代社会之流的观念。近年来此一观念反攻倒算,甚嚣尘上,又打造出一座举世无双的“独木桥”,把大批优秀人才(包括未竟者的心思)引离富民强国的正途。这就如同高考指挥棒,芸芸众生只能围着转。
 
sjwwwy:“学而优则仕”这条规则在现代社会已经不适用了。据我所观察到的,有些官二代、富二代,不管学习优不优很轻松就跻身政界商界优越阶层。所谓的励志故事都是糊弄人的,你若是相信,傻瓜都会耻笑你的。
 
郭峰:北宋大臣宋祁上元之夜点华灯、拥歌妓,醉饮通宵。次日其兄副宰相宋郊指责他:“你如此穷极奢侈,还记得当年在州学吃斋煮饭的事吗?”宋祁笑答:“哥啊,我们那时在清贫中读书为的什么?”堂堂大学士,原来只为这个!
 
一舟飘飘:学而优只是证明学习不错,仕主要还是管理职能,赶着鸭子上架,鸭子难受,赶鸭之人也未必好受。要是学优仕也优,最好了,可惜少。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