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兰州秦腔地方特色“抛红”

2010-01-26 10:31
来源:兰州日报 作者:严森林
秦腔 1月26日,筹备了5年的中国秦腔博物馆将正式在兰州开馆迎客了,兰州作为中国秦腔发展基地,在渊源流长的秦腔发展历史上,始终占据秦腔兴盛重要节点的位置,同时,兰州百姓

秦腔

1月26日,筹备了5年的中国秦腔博物馆将正式在兰州开馆迎客了,兰州作为中国秦腔发展基地,在渊源流长的秦腔发展历史上,始终占据秦腔兴盛重要节点的位置,同时,兰州百姓听秦腔,也保留了一些富有兰州特色的民俗民风。“抛红”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此举是数辈痴迷秦腔的“老兰州”的遗风与传统,也是兰州地区特别的民俗习性与审美情调的自然生成。

在兰州的秦腔演出中有个奇特现象——“搭被面子”。一有观众认可的名角名家登台亮相,或是在演到精彩处,大红大绿的被面子便从池子里扔上了舞台,眼前头赤橙黄绿道道霞光流彩飞上落下,随之笑声荡漾掌声四起热闹无比,戏,好象被此举打断了,但剧场气氛与剧情与演员仍在互动。20年前西北五省区秦腔名家来兰州汇演,在工人文化宫剧场,西安李爱琴演出的《周仁回府》名剧时,热情的观众们扔在台口的绸缎被面子十分惹眼,其中一条繁花绿被面子还扔在了麦克风架上,池子里很是热闹了一番。幕后的工作人员捡来被面子一点,多达十几条,而且质量相当高档。

有人把这“搭被面子”又称作“搭红”“抛红”或“披红”,有时候看到高兴处时,观众索性跑上舞台将大红被面子披系在演员身上。这也往往是戏迷、好家和拿事人之敢为,与歌舞台口送花篮、献鲜花有着异曲同功之妙。名家在戏台上被披上、搭上被面子,兰州此举据说由来已久,但尚难考证。传说很早以前,有个商人是秦腔迷,一次,他为家人和亲友捎了好几条新绸缎面料的被面子回家,路过戏园子被秦声乡音所缠,兴致大发而看到了深夜。待压轴戏开锣,名家登场,满场观众热情沸腾之时,这位商人激情难抑,竟将手中红红绿绿的被面子扔上了戏台,名家的戏演得精彩,而他的被面子又使戏台上下流光溢彩,池子里的观众非但没有责备他,而且也给他叫起好来,遂问商人你咋想到这个“耍人的”“点子”?答说“我是送给名家的!”于是这场戏获得了意想不到红火有趣的剧场效果。

从那以后,仿效者日日增多,有的人也出尽了风头,观众来看舞台上的戏,也看台下池子里扔被面子的,演员也喜气扬扬声名大噪。戏台一红火,戏班主为答谢观众捧场,带着名角及后生演员登门造访,寻找“抛红”者“谢红”,你来我往,很有一番"瓦栏勾舍"的梨园风情。如此绵延下来,戏迷们以此独特之举表达了对秦腔和名家的喜爱与追捧,“搭被面子”便成了金城文化的一个特别的民俗特色。

随着秦腔的冷热沉浮,兰州的“抛红”也时有时无。不太爱看戏的人,特别是年轻人自然无法理解个中情趣,怎么也难把被面子与艺术家的表演联系不起来。时值戏曲不景气的今天,在兰州的一些民间茶园子、戏园子里,“搭被面子”之举依然存“活”着,而这“搭”字已有“搭礼”的含义在,看家要给演员和乐队及老板给钱,搭得多,钱也就给的多,被面子已经有了商业运作之意。在边远农村,大剧团去演戏,节庆气氛浓了,农民们看高兴了,就给他们心目中的名演员“搭红”,也给团长“搭红”;会长请来了好戏,也给会长“披红”,戏里戏外,红来绿去,融合成一片,场面格外喜庆热闹。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