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曲艺 >

满族曲种:子弟书

2010-07-01 11:52
来源:扬州曲艺网 作者:青烟
约嘉庆末年,子弟书流入民间,北京一些鼓书艺人开始演唱子弟书。

 
形成于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早期仅流行于北京城区。满族曲种。
 
清初,朝廷频于边事。八旗子弟远戍边关,为消除寂寞,遂采用当时流行军中的一些俗曲,如〔边关调〕、〔马头调〕、〔打草竿〕等,及满族萨满教用以祭祀的巫歌,填词演唱军中时事以为娱乐,或借以抒发怀乡思归之情。乾隆初年,皇帝为庆祝军队得胜凯旋,曾令八旗军士载歌载舞进京。而据艺人口头传说,阿桂部即用这些流行俗曲,以八角鼓击节,歌颂文治武功、太平盛世,京城一时为之轰动,于是当时称此类曲为“八旗子弟乐”。不久,一些北京八旗子弟以“八旗子弟乐”的曲调为基础,聚其精华,参照民间大鼓、弹词等艺术形式,用北京民间十三道大辙,创造出一种以七言为主体唱词、以八角鼓伴奏的说唱形式,名为子弟书。清乾隆时人李镛在顾琳所著《书词绪论》序中有“辛亥夏(乾隆五十六年〔1791〕),旋都门,得闻所谓子弟书者”之语,这是已知有关子弟书的最早的文字记载。
 
其时,北京分为东西两城,东城属大兴县,西城属宛平县。故子弟书分为东韵、西韵两种,又称东城调、西城调。东韵肃穆阔大,慷慨激昂,多搬演忠臣良将内容的历史故事;西韵缠绵悱恻,委婉阴柔,喜咏粉黛风月情怀。《书词绪论》谓子弟书“书之派起自国朝,创始人不可考,后自罗松窗出而谱之,书遂大盛。然仅一音。嗣而厌常喜异之辈,又从而变之,遂有东西派之别。其西派未尝不善,惟嫌阴腔太多,不若东派正大浑涵,有古歌之遗响。近十余年来,无论缙绅先生,乐此不疲,即庸夫俗子,亦喜撮口而歌……”清光绪间曼殊·震钧所著《天咫偶闻》卷七中也有如下记录:“旧日鼓词有所谓子弟书者,始轫于八旗子弟。其词雅驯,其声和缓,有东城调、西城调之分。西韵尤缓而低,一韵纡萦良久。”早期最有成绩的子弟书作者首推罗松窗,他也是子弟书的开创者之一。善以“闲遣兴”、“闲时偶拈”为名,通过歌颂青年男女忠贞不渝的爱情,道之以封建制度暴戾、丑恶之实。传留作品有《庄氏降香》、《红拂私奔》、《鹊桥密誓》、《大瘦腰肢》等十余种,其《庄氏降香》见刻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罗一般被认为是西韵子弟书的代表作家,郑振铎曾将他的《大瘦腰肢》等六种作品收入《世界文库》第五册《西调选》中。也有研究者认为罗松窗曾于西调之外,亦作东调(见赵景深《大鼓研究·外编》)。
 
嘉庆三年(1798),东韵子弟书随北京闲散清室人员遣送盛京(今沈阳)而传入东北,因无乐器伴奏,又仅为酒后茶余自娱消遣,遂被称为“东韵清音子弟书”。人们一般简称为“清音子弟书”。大约同时,西韵子弟书流入天津,与当地民间曲调及语音相融合,成为以说唱长篇大书为主的“卫(天津卫)子弟书”。
 
约嘉庆末年,子弟书流入民间,北京一些鼓书艺人开始演唱子弟书。为适应观众的欣赏需求,渐渐地废除了八角鼓,增加三弦伴奏,开创了一人自弹自唱或二人一弹一唱的子弟书演唱的新形式。
 
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西调子弟书艺人石玉昆以“巧腔妙句”在北京驰誉一时。他在话本小说《龙图公案》的基础上,吸收民间传闻,编成一部长篇大书《包公案》,于北京西直门外正对瓮城的迎门冲茶馆演唱,引起轰动,世称“石韵书”。曾有一篇子弟书词《评昆论》称赞他的技艺:“高抬身价本超群,压倒江湖无业民,惊动公卿夸绝调,流传市井效眉颦。”其时,寓居北京的子弟书作者以鹤侣氏(爱新觉罗·奕赓)著作最丰,他擅用嘲谑之笔,讥讽世态人情。传世的作品有《借靴》、《老侍卫叹》、《刘高手治病》、《齐人有一妻一妾》、《集锦书目》等近二十种。此外,北京有成就的子弟书作者还有翰林缪东麟,其代表作《忆真妃》历经数代,传唱至今(据耿瑛考证《忆真妃》为喜晓峰的作品,见春风文艺出版社耿瑛著《曲艺纵横谈》)。
相关推荐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3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