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曲艺 >

从宋词看古琴音乐艺术在宋代的状况(一)(2)

2009-05-13 15:10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苏轼的词更多写的是醉翁之意境,而楼钥则写的是听此曲之感。一贤是欧阳修,另一贤则是沈遵,这两首词也是相映成趣,难分高下。 曾经有人讥讽苏轼

苏轼的词更多写的是醉翁之意境,而楼钥则写的是听此曲之感。一贤是欧阳修,另一贤则是沈遵,这两首词也是相映成趣,难分高下。

曾经有人讥讽苏轼不懂音律,但如果一首连音律都不通的歌词又怎么能够广为传唱呢?虽然“子瞻自言平生不善唱曲,故间有不入腔处”(注4),但真的是这样吗?所以说谦虚也会给人落下口实。另一方面看,是先有了一支绝伦的琴曲才有了交相辉映之词,可见沈遵也功不可没。但当我们感叹宋词的绝妙之时,却忽略了那些创造美妙音乐的乐人,“古者歌工乐工皆非庸人,古肇适齐,干适楚,缭适蔡,缺适秦,云叔入河,武入汉阳,襄入海,孔子录之”(注5),看来现在我们也只有从贤人的文字来缅怀音乐的贤人了。

演奏宋词音乐的乐器可说是五花八门,这也与唐代的音乐异常发达一脉相承的。唐时,胡乐大量地传播到中国,使本土的音乐大为改观。中国最古老的弦乐器——琴(今称古琴、七弦琴)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白虎通》曰:“琴者,禁也。禁人邪恶,归于正道,故谓之琴。”,“《琴操》曰:伏羲作琴,修身理性返其天真也。”(注6)。《史记·乐书》中记载到:“舜弹无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国亡。”琴的兴废甚至于与国家理乱相提并论,因此唐明皇好羯鼓而不喜琴就被后人指责为耽祸错乱。琴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儒家的理论中,是具有移风易俗、平心正体的功能。《广雅》云:“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五弦者,此常用之琴也。……五弦象五行,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也。”在《史记·乐书》中的记载则更加强调了琴的教化作用:“天子诸侯听钟磬未尝离于庭,卿大夫听琴瑟之音未尝离于前,所以养行义而防淫佚也。” 对于文人雅士而言,琴(棋书画)作为修身养性之物,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多的是用它来展示其人生艺术领悟的境界和含蓄地抒发情感。“君子之座,必左琴右书。”(注7),“于是有左琴右书,士无故不撤。”(注8)。这样的理论言语,在我们看来似乎有点夸大,甚至神化了琴。但是,就如孔子的被神化一般,在古代的士人心中,琴沉淀的圣贤之气使其超越了其作为乐器的本身,而它蕴涵的绵绵幽深的古意早就深入骨血。

琴,属于平放弹弦类乐器,长度约1.5米至2米,约重五六斤,单手可提,便于携带。音域较宽广,共四个八度加一个大二度。琴作为随身之物,最简便横膝便可演奏,总好过带着一大套编钟吧!因此,“琴剑事行装,河关出北方”是古时文士常见的装备,而闲暇宴集之中,琴樽必备,“琴樽横宴席,岩谷卧词场”。琴的音色清微澹远,恬静润洁。如若万籁俱寂之中,泠然音生,太古幽深之情又怎能不令人血液动荡?

泛声,既是左手对准琴面上的徽(十三个圆点),轻点弦上,右手同时弹弦所发出的声音,其音清越,宛如天籁。《琴书大全·历代琴式》(注9)中写到:“蜀中雷式斫琴,常自品第,上者以玉徽,次者以瑟瑟徽,又次者以金徽、螺蚌徽。”在宋词中,由徽来指代琴的例子很多,如“谩写人、徽弦自弹”(赵文《柳梢青·友人至》),“独抚瑶徽弦欲断,凭寄知音”(张孝祥《浪淘沙》),“象局懒拈双陆子,宝弦愁按十三徽”(周密《浣溪沙》),“记旧谱、归耕未了。金徽谁度凄凉调?”(陈允平《霜叶飞》),“锦鞯朱弦瑟瑟徽,玉纤新拟双凤飞”(贺铸《摊破浣溪沙》)等。

琴的名字在宋词中也用来指代琴,最有名的当属司马相如的绿绮琴。在《春渚纪闻》中谈到古琴品饰说:“秦汉之间所制琴品,多饰以犀金玉彩,故有 ‘瑶琴’、‘绿绮’之号。”“……相如之绿绮,蔡邕之焦尾……亦各一代绝特之器也。”(注10)这两把琴是传说中的名琴,现在也有仿其形状而制的新琴。如“试寻含愁弹绿绮,知音不遇弦空绝”(林正大《括满江红》),“孤坐小窗香一篆,弦绿绮,鼓离散”(陈著《江城子·重午书杯》),“绿绮韵低梅雨润”(苏轼《木兰花令》),“绿绮为谁弹,空传广陵散”(张先《塞垣春·寄子山》)。

虽然在唐代,琴一度在宫廷中失宠,但到了宋朝,其几位皇帝都是琴乐的爱好者,太宗不仅新制九弦琴及其琴谱,而且死后也要以琴陪葬。仁宗制有《明堂新曲谱》,徽宗画有《听琴图》、并藏有唐代雷威所制名琴“春雷”,至于被废的太子赵竤也是因爱好琴而惹祸上身。虽然演奏乐曲的器乐多样化了,并且合奏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琴本身的特殊音色及特点不适合参与合奏,所以调子(琴歌的一种体裁)也就成为宋词音乐中的一个单独的门类,且在北宋盛行一时。由于音乐多不可考,就算存有曲谱,也因为不知如何正确划分节奏,而难以使其彻底复原。但是,琴乐在宋朝的繁盛也可以从宋词中略见一二。

宋词中与琴有关的词,据我从《全宋词》中统计,有596首,而且大多作词者本身就会弹琴,有些不会弹的也将琴作为居室的摆饰。他们喜欢结交有名的琴师琴僧,常光顾善琴的妓女,并且家中也有会弹琴的妻妾。比较而言,《全宋词》中关于琵琶的约有160首,筝的约有150首,数量都大大低于和琴有关的词,并且在这些词中弹奏琵琶与筝几乎全是女性。描写到琵琶与筝的词,以闺怨与歌儿舞女题材居多,相对于琴的题材就显得狭窄的多。在以上统计的和琴有关的词中,明确提到琴妓的词只有14首,而明确提到会弹琴的词人(不包括琴人)的词就有130首。其中范仲淹、欧阳修、苏轼、姜夔、张炎等都是当时有名的琴师的学生,而且他们本身在琴上也颇有造诣。杨缵、汪元量更是大负盛名的琴师。

(责任编辑:天下)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3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