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戏剧 >

江西传统戏曲——弋阳腔、青阳腔和乱弹腔

2009-04-10 16:59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弋阳腔产生于明代初年的江西弋阳县。弋阳腔自诞生之日起,便以它的通俗化大众化与雅化的昆曲相抗衡,始终透露着江西民间俗文化的光彩。

弋阳腔产生于明代初年的江西弋阳县。弋阳腔自诞生之日起,便以它的通俗化大众化与雅化的昆曲相抗衡,始终透露着江西民间俗文化的光彩。“一唱众和”的人声帮腔形式,是弋阳腔独具一格的艺术特点。由于弋阳腔“不入管弦”,正如汤显祖所云:“其节以鼓,其调喧。”伴奏用大锣大鼓,所以声调又具有高亢激越、粗犷奔放诸特点。其舞台表演,更多表现一种质朴古拙,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最能引起观众共鸣。

弋阳腔还盛行于北京、江苏、湖南、广东、安徽、福建等地,并远播云南与贵州。由于它适合广场草台演出,符合广大群众欣赏趣味,因而它可以到处生根。显示出强大传播扩散的力量。今之川剧高腔、湘剧高腔、广东潮剧和福建正字戏等等,俱是江西弋阳腔的流裔。而弋阳腔流传到安徽皖南的一派,势力更为强大,它与当地流行的余姚腔及民间土戏相互吸收,形成青阳腔。

青阳腔于明代万历年间,从皖南分路进入江西,给江西戏曲以巨大影响。1956年,北京的戏剧史专家黄芝冈先生和江西的武建伦先生,在九江的都昌、湖口等地发现了明代青阳腔遗响。这里,乡乡村村都有青阳腔业余班社,其势炽热,如火如荼。

乱弹腔,兴起于清代中叶的间赣东北境内。当时,许多外来声腔,如安徽石牌腔、陕西秦腔和湖北楚腔在这一带“时来时去”,这些外来声腔与江西新兴如宜黄腔融合,产生了一批以河流为名称,以西皮、二黄为基本曲调的乱弹腔剧种,最为著名的便是赣东北地区的饶河戏与信河戏。西皮、二黄均第板腔体,板眼与京剧相似。这种属于板腔体的乱弹腔,从根本上解除了曲牌体(昆曲、弋阳腔均属曲牌体)的局限,形式极为活泼自由,促使了江西戏曲的空前繁荣。清代郑廷桂《陶阳竹枝词》就生动地记述了江西景德镇一带演出乱弹腔的盛况:“青窑烧出好龙缸,夸示同行新老帮。陶庆陶成齐上会,酬神包日唱弹腔。”赣剧乱弹腔还包括秦腔、老拨子、浙调、浦江调、梆子腔、南北词等曲调。

(编辑:笑傲江湖)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