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民歌 >

陕北民歌三猜想

2011-08-23 10:03
来源:陕北民歌网 作者:陕北民歌网
信天游是陕北民歌里面最大的门类,所以人们往往把陕北民歌也称为信天游,从其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它是一种信手拈来、随口唱出的曲子。

 

 
信天游是陕北民歌里面最大的门类,所以人们往往把陕北民歌也称为信天游,从其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它是一种信手拈来、随口唱出的曲子。
来自大自然的灵感表达
大自然最能给人以灵感,我们猜想陕北民歌就是从大自然的灵感中得到的。陕北民歌在创作上有个很突出的特点是比兴手法的运用。比如《老祖先留下个人爱人》第一段中的“六月的日头腊月的风”就是运用比兴的手法,目的是引出“老祖先留下个人爱人”这一句。开头那句被用来比兴的语句看似与后面引出的语句没有联系,实际上是有的。老祖先留下的“人爱人”就像六月就要太阳晒腊月就要寒风吹一样,亘古不变,正是由于二者具有这样共同的因素,才使人由“六月的日头腊月的风”触发灵感,唱出《老祖先留下个人爱人》。大量比兴手法在陕北民歌创作中的运用,可以说明陕北民歌是来自大自然的灵感,因为用来比兴的事物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如山、水、梁、太阳、风、花等。用具有陕北特色的调子将来自大自然的灵感表达出来,就成了陕北民歌。唱响大江南北的《东方红》,最初就是作者李有源在拾粪的路上,望着冉冉升起的红太阳,顿生灵感,想到让劳苦大众翻身作主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借用《骑白马》的调子随口唱出来的。
曲调启发于驴叫之天籁
在陕北的农村有一种牲口叫驴。驴在叫的时候很有特点,总是仰头长叫,声音高亢嘹亮,婉转曲折,这和陕北人唱出来的陕北民歌很相似,所以我们猜想陕北民歌最初的曲调是受驴叫声音的启发后模仿加工而成的。清朝官员王培棻在《七笔勾》里面写到“山秃穷而陡”,虽然整体《七笔勾》反映的情况不太切合实际,但是这句“山秃穷而陡”却对陕北的地形地貌作出了比较客观的描述,正是这种特殊的地形地貌特点,决定了驴成了陕北人世世代代主要的农耕农用牲口。除了农耕农用外,驴还是陕北人的驮水工具,因为陕北人往往都居住在半山腰或半山腰以上,吃水相当困难,必须下到沟里面才能弄到水,这样驴就成了最适合的选择对象了。在人和驴密切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人和驴的习性渐渐地就相通了,驴饿了叫,人会给驴喂草,驴渴了叫,人会给驴喝水,而且陕北的农村人会把驴饿的叫声和渴的叫声分辨得清清楚楚,有时候还能识别出驴通过叫声表达出来的其他意思,即驴的喜怒哀乐。在这样丰富的抑扬顿挫的天籁的长期熏陶下,人们渐渐地也借鉴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起初陕北民歌的曲调应该就是边模仿驴叫声音边加工而成的,而且靠世世代代的口授传习,后来有了五线谱以后懂音乐的人才根据实际唱法记录下了曲谱。
另一把宣泄情感的老镢头
女人忧愁哭鼻子,男人忧愁唱曲子。陕北民歌在起初是劳动人民情感宣泄的工具。以前的陕北很穷,人们连简单的物质生活也满足不了,更不要说精神文化生活了。当人们在生活中遇到忧愁的时候,不像现在可以通过逛街、喝酒、锻炼等方式解除,也没有二胡、三弦、琵琶等乐器帮忙解除(在当时即使有这些乐器,陕北人也穷得买不起),只能拿起一把老镢头在黄土地上发泄。后来人们渐渐发现,仅仅依靠一把老镢头还不能完全把内心的苦闷排解出去。一次偶然的机会,面对黄土高原的沟沟岔岔、山山峁峁,在一声驴叫的启发下,顿生灵感,把自己内心的苦闷随口学驴叫彻底地吼了出来,从此陕北民歌就成了陕北劳苦大众宣泄苦难的主要工具了。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