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爱我中华 > 历史丰碑 >

万里长征铸千秋,不朽丰碑耀华夏

2009-03-21 01:52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为了躲避国民党军队的围剿,红军在毛泽东的带领下,进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从而走向胜利。这种不畏艰难的长征精神正是我们现代人所缺乏的。

7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用理想和信念、意志和力量、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气贯长虹的英雄凯歌,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竖起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这就是长征。毛主席曾经说过:“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在长征中,无数革命先烈和无数动人事迹折射出来的长征精神,光照千秋,流芳万古!在新的征程上,追思长征伟业,弘扬长征精神,必将激励我们奋发前行,再创辉煌。

一、光照千秋的长征伟业  

    从193410月到193610月,红军将士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保持着革命必胜的信念,表现出惊人的智慧和毅力,冲破国民党重兵的围堵,克服雪山草地的险阻,经受饥寒伤病的折磨,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终于胜利完成了跨越十一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这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是世界军事史上的绝唱。

转危为安的壮举。长征前红军曾发展到30万人,由于受“左”倾机会主义等错误指导,革命遭到严重的挫折,渡过湘江的中央红军由8万锐减到3万多人。挫折与教训使党和红军不得不对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深刻的反思,寻求挽救党和红军的根本举措。遵义会议以后,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在军事上的领导地位,逐步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是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在党的领导下,红军在挫折中奋起,冲破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战胜了千难万险,赢得了最后的胜利。“长征的胜利,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深深植根于中国各族人民之中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不可战胜的。”当三支长征队伍在黄土高坡紧紧拥抱的时候,东方地平线上露出了胜利的曙光。正如毛泽东所说:长征一结束,新局面就开始了。    

抗日救亡的号角。长征是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端尖锐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一方面是蒋介石继续推行反共政策,妄图灭绝红军;一方面是日本帝国主义加紧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妄图灭亡中国。中国共产党高举北上抗日的旗帜,将夺取长征的胜利和促进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紧密结合起来,使战略转移成为向抗日前线进军,实现国内战争向民族战争转变的契机。193610月,正当抗日烽火即将在全国燃起的时候,红军三大主力在西北胜利会师,完成了直接对日作战的战略集结,使红军主力来到了民族解放斗争的最前沿,使中国革命的大本营由江西的瑞金转到陕北的延安。“长征的胜利,实现了我们党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红军主力转移到抗日的前进阵地,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红军担负起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的使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红军在长征中以实际行动宣传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正确主张,播下了革命火种,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推动了中国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  

铸就人才的熔炉。“长征的胜利,保存和锻炼了革命力量。经过长征考验的共产党员和红军将士,是我们党和军队最可宝贵的财富,许多同志后来成为治党治军治国的骨干。”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员都领导过长征;共和国前5任国家主席都是长征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10位元帅、10位大将都经历了长征的考验。翻开中外历史,从未有过像长征这样在一个短暂的时空里,锤炼了这么多群星璀璨的栋梁之才。这些经过千锤百炼后保存下来的力量,是党和红军极为宝贵的精华,构成后来领导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骨干力量。  

举世惊叹的史诗。长征已经突破了时代和国度的界限,受到世界人民的高度赞扬和敬佩。长征的英雄事迹,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也震惊了世界。多少年来,不少外国记者、作家和朋友,为了向世界传播这部恢弘的篇章,不顾艰难险阻,冒着生命危险,从事采访报道,记录红军的英雄事迹,向世界人民展示长征的实况。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纪实作品《西行漫记》问世后,在世界许多国家翻译出版。它第一次生动地描述了长征的经过和红军艰苦卓绝的壮举,像劈开乌云的雷电,使世界人民看到中国革命在地球东方闪现的曙光。他这样描绘红军的坚定信念:“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斯诺在书中把长征誉为“军事史上的伟大业绩”,并满怀豪情地预言:“总有一天会有人把这部激动人心的远征史诗全部写下来。”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4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