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曲艺 >

非物质文化遗产——辽宁鼓乐

2010-04-29 11:33
来源:华网在线 作者:清远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为载体,主要依靠传承人的口传心授来传承。传承人掌握并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又是其代代相传的代表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为载体,主要依靠传承人的口传心授来传承。传承人掌握并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又是其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94岁的“辽宁鼓乐”传承人刘振义,不仅是辽宁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而且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人的称号不但代表着荣誉,更承担着一份责任。
 
辽宁鼓乐流行于全省,其中,海城、沈阳等地的鼓乐发展得更为兴盛。辽宁鼓乐自古以来就十分盛行,曾对东北各地的鼓乐产生过深远影响。辽阳市出土的汉魏时期古墓壁画中就有古代的鼓吹演奏图。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辽宁鼓乐早期为笙管乐,明、清时期加入了唢呐乐,清代中叶乐队定型并趋于成熟。从曲目上看,它保留了少部分唐、宋曲牌,大部分则是元、明南北曲和明、清曲牌;从结构上看,鼓乐曲体十分严谨,每一类乐曲都有一定的结构模式,板数规定十分严格。特别是其中的汉曲、大牌子曲,有着明显的唐代大曲和宋代曲破的结构痕迹。从某些乐曲的音调上看,辽宁鼓乐曲明显地受到了北方少数民族(如契丹、女真)音乐的影响。在乐调方面,辽宁鼓乐用借字手法形成的“三十五调”实际是滥觞于唐、宋的“移宫换调”,属“燕乐二十八调”的余绪。此外,辽宁鼓乐中唢呐的七种调名称谓为研究唢呐形制的发展演变提供了重要线索。早在2006年“辽宁鼓乐”就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刘振义1934年入鼓乐班坊学徒。1937年出徒从事鼓乐演奏,在班坊从艺也在家务农。解放后半脱产在乡、村业余剧团从艺,也从事农业生产。1988年他随辽宁民间鼓乐团到北京演出。刘振义师从著名鼓乐艺人纪德功。上世纪40年代,刘振义与刘守本、梅洪奎、陆德福、绳乃武、绳全福组成“六合鼓乐班”。活动在营口、海城一带。刘振义的下一代艺徒有王连斌、郑永双等。王连斌又传艺给李大全、周彤等人。李、周系上世纪20世纪70年代生人,现仍从事鼓乐活动。
 
辽宁鼓乐经过漫长的萌生、发展,唢呐乐约在18世纪末发展成熟、完备,并与笙管乐合流,形成具有今日格局的辽宁鼓乐。辽宁鼓乐从风格特点、演奏曲目以及使用乐器等方面看,可分为辽南、辽西、辽东、沈阳、辽北、朝阳等六个地方风格流派。各地演奏曲目丰富,大致有唢呐乐汉曲、大牌子曲、小牌子曲、锣板曲等几类。据介绍,刘振义谙熟工尺谱,笙、管、咔戏、大唢呐等乐器演奏技巧娴熟。刘振义的演奏在传统技艺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擅长演奏汉吹曲。在声、律、调的掌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唢呐中的“借字法”转调等高难度演奏技法熟练并有所创新,如“加花”、“变奏”等手法。演奏咔戏是刘振义的“绝活”,“拟音”惟妙惟肖。1988年刘振义随辽宁鼓乐团进京参加第六届“华夏之声”音乐会演出了《大红梅》等传统曲目。现收藏有汉吹曲等(工尺谱)80多首。
 
辽宁鼓乐有着自己的传承谱系,它以民俗为依托,以家族班社为宗系,秉承“以师带徒,口传心授”的祖训,世代相传至今。刘振义组建的“六合鼓乐班”,据不完全统计先后传承艺徒50余人,成名的徒弟有王连斌(艺名四满子)、刘忠义(艺名二良子)、杨凤元、邓永双、舒大宝、原忠民等。刘振义的艺徒又带艺徒,传承至今未断代,形成传承谱系,使刘振义传授的笙、管、咔戏、唢呐演奏技艺得以延续。
 
辽宁鼓乐依然盛行不衰,但演奏的传统曲目已经日渐减少,尤其是大牌子曲和汉曲,能完整演奏者寥寥无几,出现了鼓乐活动兴盛而传统乐曲却走向濒危的尴尬局面,需要有关方面加以保护。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3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