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曲艺 >

洞箫名曲《妆台秋思》:幽怨凄楚 含蓄典雅

2009-08-17 16:48
来源:中国古曲网 作者:佚名
听箫曲《妆台秋思》有一种来自塞外的荒芜与凄怆,箫韵随情绪跌宕起伏。

《妆台秋思》是琵琶文曲套曲《塞上曲》中的第四曲。《塞上曲》讲的是王昭君的故事。乐曲借昭君出塞怀念故国,抒发一种哀怨凄楚的情怀。

王昭君,汉元帝宫人。匈奴单于入朝,求美人为閼氏,帝以昭君和亲。昭君戎服乘马,提琵琶出塞。入匈奴,号宁胡閼氏。死后葬于呼和浩特,四野枯黄时,此坟独青,所以被称为“青冢”。

谈及昭君的故事。大都渲染的是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的怨恨忧思。南朝江淹《恨赋》说:“……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两篇都是把这种情绪抒发到极至的作品。

《妆台秋思》曲调婉转细腻。讲述东汉丞相曹操重金迎回远嫁匈奴、博学多才的蔡文姬来完成《汉书》。文姬归汉后,面对妆台无限感慨的心情。

秋已至,思万千。妆如初,有谁怜?

听箫曲《妆台秋思》有一种来自塞外的荒芜与凄怆,箫韵随情绪跌宕起伏,虽间隔着历史的沧桑,但听这一段忧伤的曲子,心情有如落红孑然地飘飞的感觉。那一腔的幽怨与哀叹轻柔地渗透在乐曲中,不经意间展示着妆台女子含蓄、娴静、雅致之美,将女子天生的敏感与温润,令人惊叹的才情渗入到吹奏的旋律之中,低音哀婉,伴随着隐疼,高音清远,零散着嗔怪,无一处不体现着女子的多愁善感。

《妆台秋思》那里面凝妆悲思的昭君,在看尽岁月花开花落的无常后,想必总有一天,于眺望那大漠落日余晖时,亦会悟出一种云舒云卷……

秋思缈缈,轻纱飘如梦。一缕柔情,半嗔半怨中痴迷?

(责任编辑:堇蘼)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3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