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曲艺 >

在乾隆时期已兴盛的岔曲

2009-05-09 08:20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岔曲起源于清初北京,流行于北京城区及郊区。早期岔曲到乾隆时期已兴盛。

岔曲的简介   

岔曲起源于清初北京,流行于北京城区及郊区。早期岔曲到乾隆时期已兴盛。乾隆六十年(1795)在北京出版的《霓裳续谱》收入北京、天津流行的杂曲曲词六百二十二首,其中岔曲就有一百四十八首之多。其曲调包括〔平岔〕、〔慢岔〕、〔起字岔〕、〔西岔〕、〔数岔〕、〔坎字岔〕等多种。说明岔曲在当时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曲种。

清朝的岔曲

中国清朝八角鼓、单弦的主要曲调。用作曲牌联套体的曲头和曲尾;同时也可单独演唱。是乾隆年间流行于北京曲艺班社“档子”里的一种俗曲,有平岔、慢岔、起字岔、垛字岔、西岔、数岔等多种曲调,内容多是模拟女性第一人称的情歌。清末民初以后,岔曲作为单弦演员在演唱正式曲目之前加演的小段。

岔曲的演唱方式岔曲的基本句式是6字句,也可加衬句,比较灵活。演唱方式有1人独唱和2人分饰正旦、小旦的对唱,还有一种穿插其他曲牌的联曲形式,称为群曲,由多人齐唱、轮唱,其曲体俗语称腰截。曲词多为咏赞体,借以抒发意兴。传统曲目十分丰富,但多为八旗子弟的怡情遣兴之作或一些游戏笔墨,如《春宵一刻》、《睡卧秋林下》等;1949年后编写了《红军过草原》、《赞雷锋》等新曲目,颇有影响。

岔曲的起源,在单弦艺人中有两种说法:

一说来自乾隆朝征西凯歌。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有载:“文小槎者,外火器营人。曾从征西域及大小金川。奏凯归途,自制马上曲,即今八角鼓中所唱之单弦杂排(牌)子及岔曲之祖也。其先本曰小槎曲,减(简)称为槎曲,后讹为岔曲,又曰脆唱,皆相沿之论也。此皆闻之老年票友所传,当大致不差也。”民国时期齐如山《故都百戏图考·八角鼓》篇亦从其说,不过文小槎易为宝小岔,所据是清末单弦艺人德寿山的口碑材料。德寿山曾说,“岔曲之起源为阿桂攻金川时军中所用之歌,由宝小岔(名恒)所编,因名岔曲,又称得胜歌。”另一说认为是从昆曲、高腔岔支而成。如单弦艺人李燕宾认为,“所谓岔曲者,乃岔支于昆曲、高腔之义,岔曲之岔,非宝恒之名也。”民国三十二年(1943)李鑫午在《岔曲的研究》中,肯定李燕宾的说法“可信程度为大”,并明确指出:“岔曲初名脆唱,衍名岔曲,脆唱又分岔曲、琴腔、荡韵三支……现在所通行者,只琴腔、岔曲二支而已。”

岔曲的表演方式

岔曲的表演方式有三种,大多是一人自击八角鼓演唱,一人操三弦伴奏(也可以无三弦伴奏);也有二人操八角鼓演唱的;还有集体演唱的“群曲”形式。张次溪在所著《人民首都的天桥》(1951年版)中说,岔曲“嘉道前,每旗族家庭宴贺,父老多率子弟唱奏,子弟之名,盖本于此。……至今之专以此曲登场为业者,仍然如是,坐弦立歌,是其遗意”。群曲形式早期由阿桂部征西军人带回,演唱赞颂武功的赞歌,先在清宫廷中流传,后流入旗籍子弟中间。演唱时,全班演员衣冠整肃,各持八角鼓或其他锣鼓乐器,排列成行,弹弦者坐于中间,主唱者一唱众和,有齐唱,有轮唱,锣鼓齐鸣,气象庄严,多唱《八仙庆寿》、《大秋景》之类曲目。清乾隆年间岔曲还有平岔带戏的形式,主要由优童演唱,分正旦、小旦角色,极艳丽之能事。这种拆唱形式,实为后世牌子曲拆唱之滥觞。清代中叶,岔曲班社很多,后渐衰落,到同治、光绪之际,业此者仅剩七八班。到民国初,岔曲已经完全融入单弦牌子曲,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偶作单独节目演出,而不再作为一个独立曲种存在。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3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