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曲艺 >

二人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2009-05-11 14:1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二人转是土生土长的东北民间艺术,据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 它开始是东北农村农民业余组班(农忙种地,农闲演出),走村串户,为农民演出。

二人转的历史 

二人转是土生土长的东北民间艺术,据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 

它开始是东北农村农民业余组班(农忙种地,农闲演出),走村串户,为农民演出。尤其铲完地挂锄至秋收前这段时间,还有入冬打完场收仓入库猫冬时刻,都是二人转艺人活动最忙之时,常常是白天一场或两场,夜里一场。村里男女老少坐在连二火炕上观看,在灯光下地当央演出的二人转,演员的唱腔和表演,加上唱段中人物故事,吸引观众鼓掌或掉泪。 

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基础上,吸收了关内莲花落及其他姨妹艺术而逐渐形成的,故有“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之说。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它广泛吸收了东北民歌、单鼓、东北大鼓、皮影戏、喇叭戏、十不闲、河北梆子、评剧、京剧、凤阳花鼓、霸王鞭、打花棍、数来宝、相声、民间戏法的说口词等多种艺术成分,融化而成了“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咳咳”,具有东北独特风格的民间歌舞演唱艺术。 

早在清康熙、雍正年间,辽西就有孙大娘(艺名)、王蹇(字纶生、艺名老叉婆)、清道光时王宝珍(艺名四猴)、庞举(艺名庞傻子)等民间艺人在庙会上演出。嘉庆、同治年间有艺人杨和、杨德山、张樱桃等人在热河(今承德)一带演出;光绪年间东北各地农村有齐兰亭、赵小玲、陈海楼、郑万富、张万贵等人演出;清末民初又有彩云霞、王素舫、王月舫、赵国华等人演出,队伍逐渐扩大。民国初年,沈阳市郊有许多二人转艺人演出,其中有徐筱楼(艺名双红)、张振忠(艺名十四红)、赵文山(纪彩云)、黄彩霞四人演出最好,老百姓称他们是“城南四将”。二人转在长期演出中,以地域划分为东、西、南、北四个流派:东路以吉林为重点,多用彩棒,以武戏见长;西路以辽宁黑山为重点,受莲花落影响较大,讲究赶板夺字;南路以辽宁营口大石桥为重点,受大秧歌影响,扇子舞见长;北路以黑龙江省林区为重点,腔调优美,表演细腻。东北观众总结四句话:“北靠唱,南靠浪,西讲板头,东耍棒”。概括这四个地区二人转流派的特点。 

当年,少帅张学良将军很欣赏二人转艺术。二人转艺人王成业(艺名白菊花)曾领班到大帅府唱堂会,少帅传令让所有女眷观看。还有新民县二人转艺人文庆善(艺名蜡台),吹、打、弹、拉、唱全会,还有绝活,坐着两脚可放脑袋后边,站着可用一只脚趾掐耳朵,头顶蜡台,两臂伸直双手打竹板或耍手绢,头顶蜡烛从头顶穿至脑后,在从脑后串到脑门、串到鼻梁。由于绝活过硬,人送艺名蜡台。文庆善二十岁那年当兵到东北军卫队,闲时为弟兄们唱二人转表演二人转绝活,逗得弟兄们开心大笑。有一次让正来卫队视察的少帅张学良见到,不但没有处分他,还说他表演的不错,当兵屈了人才,放他回家演二人转。文庆善回到新民辽河东岸大太平庄组班演出,培养了不少二人转演员,建国后五六十年代被新民县曲艺团聘为顾问,他的学生成为该剧团的骨干。这是少帅张学良关怀二人转的佳话,在此特别一提。 

一九四八年东北全境解放,二人转艺术在城乡遍地开花。到六十年代初,东北三省有专业二人转剧团一百余个,其中仅辽宁就有三十四个。一九六五年六月,吉林省在沈阳举行了“二人转专场”演出,辽、吉、黑三省各出一台节目,受到观众的欢迎。这台二人转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了舞台艺术片,取名《白山新歌》放映全国。二人转艺人的社会地位空前提高,如王桂荣被选为辽宁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徐筱楼被选为省文联委员、沈阳市政协委员;李青山被选为长春市人民代表;李泰被任命为黑龙江省民间艺术剧院院长。 

“文革”中二人转艺术受到严重摧残,粉碎“四人帮”之后,二人转又获新生。一九八六年东北三省曲协在长春举办首届东北民间艺术节、一九九三年文化部在长春首届东北二人转调演,东北三省二人转演员在这两次演出中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表演说唱艺术,土色土乡的东北二人转受到观众欢迎和专家的赞美。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3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