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上下五千年 >

东魏邺南城的建造历史:迎合传说建龟城

2010-07-06 09: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静
将邺城营造成天下之中,树立东魏政权为文化正朔,这便是东魏修建邺南城“筑城得龟”神谶背后的动机。它不仅向世人表明其政权制度的取向,而且也向天下宣示自己政权的正统与合
东魏邺南城的建造历史:迎合传说建龟城
在古人眼里,都城的意义可不简单。始建国者总是巧妙地通过都城的具体规划和布局,将它跟王朝的政治、文化相关联,甚至赋予其国家意志和政治意蕴。于是,在都城的营建过程中便常常会出现一些相关的故事或谶语,这些神谶在今天看来虽然荒诞不经,但在当时却有着深刻的现实的政治意义。东魏邺城的营建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公元534年,以洛阳为都城的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东魏孝静皇帝元善见即位后,于同年十一月下诏迁都邺城。次年,在邺北城之南增筑南城,俗称邺南城。两个东西并峙的新生政权都自称“魏”,与江左萧氏共成鼎立的局势,此刻正朔名分对政权而言就益显重要,而新都城的选址和建设无疑是一个绝好的契机,统治者自会不失时机地周密筹划。于是,在建城的过程中出现了如下的故事:
 
《邺中记》载邺南“城东西六里,南北八里六十步。高欢以北城窄隘,故令仆射高隆之更筑此城。掘得神龟,大踰方丈,其堵堞之状,咸以龟象焉”。这就是著名的“筑城得龟”的故事。它不仅告诉我们在修建邺南城的过程中挖掘到一只神龟,而且还说明了邺南城的布局是依照龟象来设计的。
 
统治者编造这个故事的用意何在?解读这个故事还得从经学与政治的关系谈起。永嘉乱后,由于河洛名士的南迁,尊崇汉代经学传统的河北经学成为北学的主体。汉代的谶纬之学自然也在其承继之中,因此北方经学的一个特点便是杂以谶纬占侯。邺南城的营构由高隆之负责,主要参与施工设计的有辛术、李业兴、张熠等。其中李业兴是一位精通术数、善用谶纬的儒士。他因博闻多识而得以具体负责邺南城的设计,带领画工勾描蓝图,极有可能是这个神谶的始作俑者。
 
漳河洪水经常泛滥成灾,邺地的土豪和巫婆曾相互勾结,搞“河伯娶妇”坑害百姓。魏文侯二十五年(前422年)西门豹治邺的掌故,人所共闻。但是,漳河洪水经常泛滥成灾的情形在南北朝时仍没有太大改变。这一点与大禹治水传说的背景相同,或许给李业兴等人带来一种创意的灵感。
 
“洛出书”说的是大禹在洛水(即洛阳地区)治水时有一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于九。龟背上的纹路就是所谓的洛书,大禹根据纹路的指示治理了天下的水患。而禹得洛书存在治水及受舜禅等不同说法,这种多义性客观上也给了李业兴之流自如发挥的空间。将这个谶纬置于当时天下鼎峙的政治格局中,恰好反映出故事的始作俑者以邺城为天下之中的企图,这就是将邺城营造成天下文化、政权的正统所在。事实上,邺南城的建设正是围绕着这个宗旨进行的。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