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河套考古大事记(四):沙漠中的古墓(3)

2009-09-27 10:12
来源:央视国际 作者:佚名
各种猜测和传说扑朔迷离。 1976年秋天,乌拉特前旗额尔登宝拉格公社赛胡同陈二壕大队青年杜建忠在自家院子里挖地窖的时候,发现了一座古墓。 胡延春

各种猜测和传说扑朔迷离。

1976年秋天,乌拉特前旗额尔登宝拉格公社赛胡同陈二壕大队青年杜建忠在自家院子里挖地窖的时候,发现了一座古墓。

胡延春介绍:当时清理的这座墓葬里头,一共发现五具人体。其中有墓主人,还有其他的妻子、儿女这么一个状态。

这座古墓的位置在巴彦淖尔市乌梁素海东畔。古墓的形制并没有给人带来更多的意外,但令人惊喜的是接下来的发现。

从这座墓葬里头出土了一块墓志,这个墓志记载了墓主人的一些生平事迹,他的一些任职当官,从什么地方过来,这是对他的一个历史、原始性的记录。另外一个从里头有一条明确的记载了他埋葬墓葬的具体位置。

用青灰色石料做成的墓志铭,记录了墓主人王逆修的生平家事。

铭文共计27行,680字。

王逆修是唐朝中晚期战功卓著、赫赫有名的将军李景略的部下,曾任天德军州都防御马步都虞侯和监察御史等官职。

墓志铭记载:

墓主死后“安葬于军南原五里”。

也就是说,在王逆修墓地正北方向2500米的地方,就是天德军城。

由此看来,墓主人和唐朝的天德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王逆修墓志铭的出土,突然揭开了天德军城的位置之谜。

根据碑文所记天德军城的里程方位和自然环境,对照今天乌梁素海东畔的地理形势,考古工作者曾经由当地熟悉情况的老牧民引导,进行了探查。

胡延春介绍:经过我们相对的位置去寻找这座古城的时候,那么这座古城被一片汪洋大海所淹没,那么汪洋大海,这个海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乌梁素海。

乌梁素海,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面积约44万亩,它被巴彦淖尔人自豪地誉为“塞外明珠”。

面对因黄河改道而形成的浩瀚大海,考古队员们颇感无奈,这座古城到底在哪里呢?

但他们没有放弃调查。

胡延春介绍:乌梁素海有好多渔民在这里生存,打鱼,在水域头下网打鱼的时候也碰到过一些唐代的一些陶瓷罐这类东西。但是他们不知道水里头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东西,还解不开这个迷。我们也拿到这些东西以后做过一些鉴定考查,基本上可以断定在唐代这个时代。

唐朝年间的往事,只能找到这些碎片般的依稀记忆了。

他们曾根据这些迹象,进行过两次涉水探查,但因水深草杂再加千余年沉积,没有发现任何遗迹。

据当地的老人们说,1933年发了一次特大的洪水,把村庄和土城子淹没,和乌梁素海连成一片。

据当地老乡们回忆,是在很早的时候,有些老人们小的时候还在城里边玩,还有城墙存在,是后来水慢慢漫过来把城漫掉了,现在成了水下。

一座曾经辉煌耀眼的唐代古城就这样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已经无从想象当年盛唐气象的天德军城了。

为了不让我们太失望,巴彦淖尔市文物站的人们决定带摄制组去看一座迄今年代无法确定的古城——新忽热古城遗址。

据说,这也是一座受降城。

这就是那座采用夯土方式构筑的古城,这也是阴山北部地区汉代长城附近最大的一座古城遗址。据说,20世纪50年代,这里的城墙还基本上完整,上面可并行4辆牛车。

从目前遗址占地面积达1平方公里的范围推测,这座受降城规模宏大,气势非凡。

如此庞大的土夯城墙为何竟能经历千百年的风雨侵袭战乱磨砺屹立至今呢?

据有关专家分析,由于这座土城地处高原,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气候干燥,降雨量少,地质结构稳定,地层坚硬,所以非常有利于古城的保存。加之地处偏僻,经历战乱较少,所以古城有幸得以留存。

据《史记·匈奴列传》和《前汉书·帝纪》记载,公元前104年,匈奴的领地因为遭受大范围的雨雪灾害,造成大批牲畜死亡。

当时的匈奴单于置灾情于不顾,仍旧不断发动对中原的战争,消耗巨大,民众苦不堪言。

此时,匈奴帝国的一个中级军官——左大都尉打算杀掉单于带兵投降西汉。经过联络,西汉政府同意他受降,但是因为距离汉朝疆域比较远,需要汉朝派军队中途接应。

于是,当年春末夏初,汉武帝派遣因榆将军公孙敖修筑了这座塞外受降城,并屯驻骑兵以接应。但遗憾的是,就在兵变发生前,左大都尉举止失常,惨遭杀害,一个运作了两年的兵变计划就此中断。

但是,原本为半途接受匈奴降兵而修筑的城池却保留了下来。它也因为最初的使命而得名“受降城”。

后来,驻扎在受降城的汉军奉命撤回,这里成为一座空城。

2008年,内蒙古文物局组织的专家前往新忽热古城遗址考察,他们认为,到了唐代,这座修建于汉代的城池成为燕然都护府所在地。

到了成吉思汗时期,这里作为西夏的黑山威福军司,在《蒙古秘史》里被称为兀剌海城,是成吉思汗6次征伐西夏时每次都要首攻的城池。

成吉思汗的西征路线也就得以解密,这一重要发现对于最终揭晓成吉思汗从漠北到漠南的通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那时候,被称作乌梁素海的巴彦淖尔河套大湖还没有形成。

乌梁素海是年轻的。

这座形成于公元1850年前后的湖泊,是中国八大淡水湖之一,也是地球上同一纬度的最大一块湿地。

在历史长河演进的岁月中,河套人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在这里生活下去,当战争的烽烟逐渐散去的时候,他们揭开了建设河套新生活的帷幕,也推动着各民族之间的彼此沟通与交流,充分利用大自然所赐给他们得天独厚的一方水土,继续创造和传承着文明的薪火。

在乌梁素海的西岸,就是巴彦淖尔的五原县。

在这座西北高原上的县城里,不仅有出生在这里的三国名人——吕布的雕像,还有一座令人惊讶的现代化博物馆。

据说,在这座县级博物馆动工兴建的时候,人们普遍感到疑虑重重,这里能搜罗到什么样的文物呢?

但结果,让所有人都感到吃惊不已:许多流传在民间的文物源源不断征集上来,品质和韵味出乎大多数人的预料,每一件文物都在诉说着岁月久远的河套故事。

这是从民间征集到的一组汉代演奏陶俑。

这些泥俑是用黄河千百年搅拌冲刷的细泥制作的,她们那生动的造型,恬静的表情,让人们强烈感受到了阴山脚下、黄河两岸那遥远的生命乐音和醇厚的高原河套生活。

河套,就用了这样迷人的旋律讲述着历史深处的传奇故事,并且还将孕育一代又一代被人们久久传颂的英雄。

(责任编辑:洛阳铲)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