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人物 >

出入青楼却守身如玉的苏曼殊(3)

2011-03-23 17:20
来源:奇趣网 作者:不详
苏曼殊的出家,不仅代表个人的感伤,也代表了社会的感伤,代表对社会腐败的反抗或逃避的一种绝望的心情。只是,苏曼殊不曾真正的遁世离俗,他只是


  苏曼殊的出家,不仅代表个人的感伤,也代表了社会的感伤,“代表对社会腐败的反抗或逃避的一种绝望的心情”。只是,苏曼殊不曾真正的遁世离俗,“他只是入世而不为世所污”。


  辛亥革命成功后,很多人开始争名夺利。苏曼殊没有享受革命成果,而是异常清醒地告诫大家,革命成果来之不易,万不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正是他率先发现了袁世凯的野心,写了一篇《讨袁宣言》,大加挞伐。
 

  苏曼殊出家后开始翻译拜伦的《哀希腊》,他把自己的爱国情怀与这篇文章联系在一起,以至于翻译完成后,泛舟湖上拜读时,竟然歌而哭,哭而歌,船夫以为他是个神经病,丢下船就跑了。


  整个社会都污浊了,苏曼殊只有以自己的方式远离。


  作为一个僧人,他不常住寺院,他的一生大多辗转在宾馆,朋友家,也从来不参加任何传统意义上的佛事活动,他的饮食习惯也不符合佛家的清规戒律。
 

  苏曼殊喜欢暴饮暴食。有一次他去易白少家做客,吃了炒面一碗、虾脍二盘、春卷十枚,还有很多糖果。易白少以为他多日挨饿,便邀他明天再过来吃,苏曼殊却说:“不行,吃多了!明日须病,后日亦病。三日后当再来打扰。”


  鲁迅曾经这样描述苏曼殊:“有了钱就喝酒用光,没有钱就到寺里老老实实过活。这期间有了钱,又跑出去把钱花光。”这位身披袈裟的僧人在外人看来更像是个浪荡公子,手头宽裕,就呼朋引伴,一旦“客少,不欢也”,于是托人辗转相邀,“宴毕即散,不通姓名,亦不言谢”。


  苏曼殊在日本曾经和刘师培夫妇住在一起,有一次半夜三更他一丝不挂地闯入人家卧室,对着洋油灯足足骂了两分钟后扭头就走。跟章太炎住在一起则半夜大哭,章太炎问他为什么哭,他说我最好的朋友刘三以前说要给我介绍女朋友,但因为我现在出家他不给我介绍了,连我最好的朋友都欺骗我。还有一次,他在东京马路上看到一个艺伎正在搭电车,赶紧去追,因为跑得太快摔倒在地,掉了两颗门牙,他也因此被朋友讥笑为“无齿之徒”。
 

  苏曼殊最为人诟病的是出入妓院。有人曾这样描写他的生活状态:“每在沪上,与名士选色征歌无虚夕”,只要有妓女倾诉身世之苦,“即就囊中所有予之,虽千金不吝”。他光花在“青楼楚馆”的开支多达1877元,而当时一个女仆的月工资只有一块钱。


  陈陶遗曾在青楼批评苏曼殊:“你是和尚,和尚本应戒欲,你怎么能够这样动凡心?”陈陶遗不知,苏曼殊在妓院经常孤坐,很少跟妓女说话,他还有一个非常奇怪的洁癖——不许妓女碰他的衣服,他是入青楼而守身如玉。


  陈独秀说,自己所有的朋友中,“像曼殊这样清白的人,真是不可多得了。”别人在禅堂开悟,他却在妓院开悟,因为他从小缺失母爱,需要在这里得到补偿。而他所有的疯癫憨傻,在陈独秀眼里却是对于人情世故看得过于透彻而不肯信仰,他的暴饮暴食,也被看作是“以求速死”。


  1918年5月,苏曼殊病逝,后事由汪精卫料理。六年后,由孙中山出资,葬于杭州西湖孤山,离他的坟墓不远处,长眠着一代名妓苏小小。

(责任编辑:柑柠凤仪)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