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入门 > 国学常识 >

“民本思想”源自何处

2010-03-26 15:32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江建文
封建社会的“民本思想”并不等于今天的民主思想。但今天的民主思想却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民本思想”源自何处
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对于历代的社会政治生活,乃至当今的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建构,都有积极的意义。但对于这一思想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于何时的回答,却人言人殊。有些文章认为是出自唐太宗李世民的《自鉴录》:“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应该上溯至孟子,因为在《孟子·尽心下》中有这样一句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其实,在比孟子生活的年代更早的商、周时期著述《尚书》中,一些重要的篇章已对此观点有所提及了。这些篇章主要是指《高宗肜日》《康诰》《酒诰》《无逸》等篇。在此仅就《康诰》略加分析。
 
《康诰》是一篇记载周初摄政王周公(名姬旦)告诫他的弟弟康叔要谨慎从政的文字。“康”即康叔,其名叫封;他与周武王同一个母亲所生,是周文王的儿子。“诰”是指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训诫的意思。
 
周公为什么要训诲这位小弟呢?原来当时的周朝发生了一件大事:武王的另外三个弟弟,在武王去世成王初立之时,居然勾结前朝纣王的儿子武庚,在他们所辖的领地内发动叛乱。周公协助年幼的成王(周公之侄),花了三年时间把叛乱平定。平乱之后,周公派康叔去治理其中的一部分领地。考虑到康叔年纪尚轻,缺乏政治经验,所以临行前他谆谆嘱咐。把这番嘱咐记录下来,就成了这篇《康诰》。在这篇谈话中,周公反复申说了明德、慎罚、保民的治国理念,十分鲜明地体现了他政治方略中的民本思想。
 
周公说:“孟候,朕其弟,小子封。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祗祗,威威,显民,用肇造我区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诸侯的首领、我的弟弟、封呵!你那伟大显赫的父亲周文王,能够提倡道德,慎用刑罚,连对那些鳏寡孤独的弱势群体,也不敢轻慢侮辱他们;他任用那些可用的人才,尊重那些值得尊重的人,敬畏那些应敬畏的人;他让老百姓了解所施行的政务。通过这些努力,才创建了我华夏的领域,以及领导那些友好的邻邦,把我们整个西部都治理好。)周公以他们共同的先祖的显赫政功为榜样,来宣讲他自己的民本思想,这当然是一个高明的策略上的考虑。从他所强调的先祖的所作所为可知,他希望康王到了辖区后,执行温和的、亲民的政策,重视对人才的发现、尊重与使用。这些包含了大智慧的执政理念能出自三千多年前的政治家之口,不能不被认为是那个时代的最先进的思想,是我国古代思想中的值得继承的民主性的精华。
 
古代的君王在建立起他统治权威时,往往要强调神的意志,即向被统治者灌输“君权神授”的观念。殷商的君主几百年来就是这样做的,就是以鬼神的护佑来表明其权力的神圣与不可侵犯的。可是,周公对这个问题却有他自己的看法。他对康叔说:“呜呼!小子封,恫瘝乃身,敬哉!天畏棐忱,民情大可见。”(呵,封呵,治理国家就像治理你身体的病痛那样,要恭谨慎行呵!老天爷是威严的,他只辅佐那些有诚心的君王,而这可以通过民众的情绪清楚地反映出来。)这样一来就把“神授”“神佑”与民意挂上了钩,同时还与君主的德行联系起来了。
 
周公的这一明德重民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譬如直接影响到孔子仁学思想的形成,就是一个重要的例子。由此在我国的政治思想史上,形成了“明君”与“昏君”的概念,并在后来儒家的价值体系的建构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周公之后过了五百多年,当孔子兴学并与他的弟子们谈及西周的政治思想时,坚决表示“吾从周”,其心情就不难理解了。
 
周公能有这样的见识并非偶然。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个中的原因,那就是除了他本人的才能与阅历的因素外,还与当时的历史条件有关。周公生活在商末周初,这是一个社会大变革、大转型的时代。即奴隶制度走向灭亡,逐渐被封建制度所取代。其所以无法继续维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统治者的暴虐无道,对奴隶劳动成果的肆意掠夺以及对其人身的摧残,最终失去民心。文王十分注重总结前朝覆亡的教训,而作为他的儿子的姬旦,在辅佐成王(文王之孙,周公之侄)和教导这位即将独当一面、肩负重大使命的康弟时,一再强调明德保民,与这一殷鉴不远是密切相关的。
 
当然,由于受到历史和阶级的局限,封建社会的“民本思想”并不等于今天的民主思想。但今天的民主思想却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如一些学者所说,是纯粹由西方传入的。认真梳理一下我国源远流长的“民本思想”传统,应该有助于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建构。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