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人 >

孔子的儒学管理精髓(6)

2010-08-30 15:27
来源:总裁网 作者:王贵国
在这个案例中,孟尝君开头确实损失了利(债券)却得到了义,这对于管理者来说也可以说是最大的利,而且看过史书《战国策》的人都知道,孟尝君更大
 
在这个案例中,孟尝君开头确实损失了“利”(债券)却得到了“义”,这对于管理者来说也可以说是最大的利,而且看过史书《战国策》的人都知道,孟尝君更大的利还在后面呢。后来齐王听说孟尝君在薜邑深得民心,受到人民的拥护与爱戴,便觉得孟尝君是个真正的人才,于是又请他回去做齐国的宰相。这个故事是义可以生利的最简单最通俗的案例。
 
“义以生利”的管理内涵非常丰富,掌握运用这一思想的精髓对于我们的企业管理将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在中国,在孔子的文化哺育出的中国文化中,单纯地依靠西方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有时效果不一定会很好。那么,这时,中国儒家的情理管理思想将会对你很有帮助。因为它是中国土生土长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论。
 
五 “执经达权”的管理方法论
 
在中国古代管理活动中,“经”指基本的管理原则,“权”指随机应变的管理技巧,二者相结合,就是所谓“执经达权”。这里的“执”指“坚持、遵循”,“达”指“通达事理”。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既要坚持管理中那些永恒不变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又要通晓变化的道理,即知道瞬息万变的内外环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左右逢源,无往而不通,把管理活动提升到一种艺术的境界。
 
儒家执经达权的基本原则有四条:适其时,取其中,得其宜,合其道。
 
适其时,是指要适应时间、地点、具体的条件,而不要生搬硬套,做事若只坚守原则,不知通权达变,必招致失败。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三国里有一个失街亭的例子,就是只坚持了孔子兵法里面做战的基本原则,而没有依据当时街亭之战的各种具体情况做出变通。
 
战国时期,著名的“长平之战”也一样,秦国改打赵国,赵王打算起用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当时赵国宰相蔺相如劝助道,“赵括只是读了他父亲留下的兵书,没有带兵打仗的实际经验,更不懂通权达变……”。赵王不听,结果,赵国四十多万军队,在长平之战中全军覆没,这也是“纸上谈兵”成语的来历。
 
关于“取其中”,是指儒家“中庸”思想的原则,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是客观存在的道理,在管理中执经达权而取其中,就是既要坚持中正之道又要打破常规。比如关于在推贤用人方面。孟子举例说:舜,管夷,孙叔敖,百里奚,这些治国干才,他们在上任前有的是农夫,有的是泥水匠,有的是盐贩子,还有的是犯人……根本没有什么固定的成长模式,管理者若懂得了这个道理,他也就懂得了“执中有权”的管理思想。
 
关于“得其宜”,这里的宜是指恰当、合理的意思,儒家的合理就是符合“义”与“仁”,即为合理,但在孔子管理哲学里,“义”与“仁”也有权变,而不是教条的。这里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相传古代有一个叫尾生的人,他与自己的情人相约于某日某时在一座桥下见面。可到了那一天,河水暴涨,姑娘没有如约前来,而尾生信守诺言,抱住桥柱坚持,等待,结果被不断上涨的河水淹没而亡。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