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新解《红楼梦》:香菱被父亲故意丢弃(3)

2011-06-02 09: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佚名
甄士隐毕竟是个聪明人,很快便找到了贾雨村这个最佳馈赠对象。甄士隐以为贾雨村是荀、申、韩式的持性恶观的儒士而非假儒士,此时国家正是需要这种


  甄士隐毕竟是个聪明人,很快便找到了贾雨村这个最佳馈赠对象。甄士隐以为贾雨村是荀、申、韩式的持性恶观的儒士而非假儒士,此时国家正是需要这种铁腕人物以严刑峻法重整朝纲,扭转颓势。甄士隐寻思,若能为国推举出这样一匹千里马,将会成就多大的天理啊。于是甄士隐这位孔孟儒士将申韩儒士也视为了一家亲,向贾雨村次第送出了丫鬟、美酒和白银。

  甄士隐只懂孔孟,不懂辨材须待七年期,贾雨村本质是个大恶人,甄士隐的支援实是助纣为虐,社会风气越来越坏,拐子强人越来越多。这也直接导致了甄英莲后来的悲惨命运。

  九、甄士隐为什么要命霍启带英莲去看元宵花灯?

  表面看,甄士隐是因为不相信僧道的“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或者已经忘记了,才命家仆霍启抱英莲去看元宵花灯的。实际情况相反,自从听到“太虚幻境”,甄士隐就对那一僧一道深信不疑了,将他们的言语铭刻在心了。当时之所以没有让僧道抱走英莲,一是僧道已经走远,二是担心遭到街坊笑骂。他需要另想办法。

  送走贾雨村,甄士隐自感在存理灭欲方面又进益不小,准备再次做梦,冲击太虚之门。但一转念,还有宝贝女儿英莲没有进太虚呢。怎么办?甄士隐回忆起了僧道的预言诗,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决定元宵节派霍启带英莲去看社火花灯。明眼人都能看出,元宵之夜灯火朦胧,游人摩肩接踵,单凭一个嘴上没毛、胆小怕事的霍启是看不住英莲的,何况还有僧道的恶谶在先。甄士隐作为一个五十多岁的有生活经验的人,应该通此道理,但这正是他的居心所在!他要英莲顺应命运的安排,在元宵之夜“烟消火灭”,从此不再“有命无运,累及爹娘”!

  甄士隐一厢情愿地认为,英莲失落后无论是死,还是被僧道超度到寺庙或送到大户人家,都能进入太虚幻境,都能找到神瑛侍者,都比生活在爹娘身边更幸福。但现实再一次捉弄了他,大街上的僧道不过是拐子的眼线,英莲不但未进太虚幻境,反而陷入了人间地狱。

  甄士隐不糊涂,他深知无论用心如何良苦,舍弃女儿的做法终究不足为外人道,所以他就安排霍启替自己去干了这件事情,同时在英莲失踪之后“昼夜啼哭,几乎不曾寻死。”这便是儒士和理学家的本来面目,一无仁义,二无礼智,三无人性,四无父子,杀人不见血!

  除了甄士隐,书中的伪善儒士还大有人在,林如海就是步其后尘者,他在妻子死后也是无意续弦,听说贾宝玉衔玉而生,便迫不及待将幼小的黛玉送到了贾府,当贾宝玉是神瑛侍者,当贾府是太虚幻境。实际却是“风刀霜剑严相逼”。

  十、甄士隐为什么会出家?

  甄士隐出家的原因很多,但宿孽还在于不该信奉儒学、理学,这些哲学错误地将人性分化成善恶两端,致使人们在走极端时丧尽理性和智性。甄士隐所具备的宿慧就是脱离现实的表面文章,他从头到尾都被别人欺骗,先是被假僧道欺骗,后被贾雨村欺骗,被岳父欺骗,最后被跛足道人欺骗出家。而他之所以被假恶丑欺骗,实是早就中了所谓“真善美”的毒。假如不迷信梦中的真僧道和太虚幻境,他就永远不会理睬假僧道;如果不迷信真儒学和仁义礼智,他就永远不会理睬贾雨村。但这就不是甄士隐了。

  曹雪芹认为人性中的天理与人欲是一物之两体,有限、均衡而又不可分割。当甄士隐无限舍弃分内之人欲,敛聚分外之天理时,他就注定要走向悬崖绝壁,注定要无家可归了。最可悲的是,他自始至终也没有意识到是自己害了自己,害了家人,害了社会,甚至还以为进寺庙是进太虚幻境,从中可以找到人生和宇宙的全部真谛。《红楼梦》的写作目的便是要纠正这些错误的哲学,重新阐释人性与世界的本质,同时将无辜的甄英莲从火坑与沉沦中挽救出来,赋予她永恒的幸福。(完) 

 

(责任编辑:柑柠凤仪)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