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求诊大同中医,望闻问切来诊断

2009-12-24 09:06
来源:大同新闻网 作者:高旭东 李利萍
望诊:观气色也——抗击甲流,中医院一时门庭若市。闻诊:听气息也——植根于国学厚土,大同中医源远流长,有条件长足发展。问诊:问症状也——2007年之前的十余年间,
中医会诊中心的老专家正在为患者“望、闻、问、切”。 
在历史的长河中,大同的中医药发展几经浮沉,艰难求索。植根于国学厚土中的这一“活化石”、“金钥匙”,虽屡遭蒙尘,终难掩其芳华。今年秋末冬初时节,和全国一样,我市中医中药在甲流袭来之时凸显预防奇效,让人们再次领略其独特魅力。为此,记者日前走访大同中医人及相关人士,通过座谈等方式共同求诊大同中医药的发展。
    望诊:观气色也——抗击甲流,中医院一时门庭若市
    今年秋末,甲流防治形势严峻。市中医院决策层和专家组深刻认识中医药多年来在预防及治疗传染病等方面的优势,根据中医理论、临床实践及北方气候特征,在全省率先向市民推出以麻黄汤、大小柴胡汤等为基本剂型的方剂,受到我市广大市民的认可。同时他们还组织了宣传小分队,多次进学校、幼儿园、社区宣传预防知识。据了解,最忙的时候,市中医院专门有四个人倒班昼夜出药,机关人员每天早晨上班后集体清理药渣,全院齐心协力,在最短时间内为市民提供了九万多份价廉效优的预防汤药,市中医院也一改往日冷清模样,门庭若市,名声大振。面对此景,关心中医药发展的人不禁思考:这种现象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是一时热闹还是长期利好?
    闻诊:听气息也——植根于国学厚土,大同中医源远流长,有条件长足发展
    对于我市中医界那些坚定的守望者而言,他们有足够的理由认为,此次预防甲流所取得的战绩,是中医药事业即将迎来新的发展的前奏。正如一位老中医所言:中医药学是博大精深的东方传统文化和古代科学技术的结晶,和京剧、武术一样是国粹。“道以医显”,中医源于国学哲学经典《易经》,中国文化的精髓在医道中尽情展现。有这么深厚的国学基础,中医何谈不能发展?
    另一个理由就是大同中医发展历史久远。自北魏在平城建都以来,大同地区历代都有不少中医名家、大家。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市一大批中医名家医术精湛,如田禄发先生用中药治疗肺结核、妇女崩漏为一绝;霍九如先生用中药治疗肝病和儿童病独一门;门纯德先生用中药治疗脉管炎、牛皮癣、肿瘤病疗效奇特;马衡枢先生用偏方、秘方治疗疑难病有口皆碑。后起的名中医则有王新武、田隽、冯超、刘超、胡俊生、葛老道、杨硕平等,同样声名遐迩。
    市中医院自1958年建院以来,涌现出了郭庭选、彭殿、王述虞、孙礼、张文秉等一大批中医名家,在本地乃至周边地区颇有影响。
    最难能可贵的是,我市至今仍有一批痴心不改的中医人甘当守望者,身体力行传承中医文化,服务大众百姓。市中医院中医会诊中心主任周人熙、内科主任薛丽媛等中年学科带头人,不为外界厚利所惑,始终坚持在一线服务患者。年逾古稀的原市中医院副院长孟福,至今仍坚持每周三次去医院坐诊。用他自己的话说,要挣钱不如回家开诊所,主要还是想给医院多往出带两个年轻人,中医发展要靠他们传承下去。
    问诊:问症状也——2007年之前的十余年间,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缓慢,面临极大困境,拯救中医迫在眉睫
    据业内人士介绍, 纵观我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状况,2007年之前的十余年间,总体说是发展缓慢,功能弱化,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肩负着发展我市中医药事业的龙头——市中医院,从1958年建院伊始至80年代末,是我省规模最大、发展最快、名老中医最多、经济效益最好的中医院,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多种原因,该院效益逐年滑坡,直至2007年濒临倒闭边缘。
    该院遇到的所有难题中,最可堪忧的还是中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数量减少,而这直接关系到中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大批名老中医相继退休,年轻的专家一时又难以替补上来。同时由于经营不景气,待遇跟不上,优秀的中医人才引不进,院里还“跳槽”30余人,就连该院培养的多名硕士研究生也“孔雀东南飞”了。
    2007年该院新领导班子上任后,以拯救中医为己任,多方筹资600多万元引入了CT等先进设备,以更好地发挥中医优势。成立了中医会诊中心,想方设法请回一批有名望的老专家坐诊,并搭建带徒平台;分期分批派出去深造,已有95人先后在北京、太原等地医院进修培训;目前正积极引进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的博士一名,毕业于广西中医学院等处的硕士两名。“如果我们医院有高级职称近百人,硕士以上几十人,那发展步伐就快了。但现在医院副高以上仅有30人、中级职称90人,在读研究生3人、在职1人,人才结构还是不行啊。”该院院长郭俊岗焦虑地说。
    切诊:摸脉象也——中医姓“中”才有出路 ,抢抓政策机遇是关键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市中医药发展也迎来了春天。2007年,我市召开了“保护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事业”研讨会。2008年,市委、市政府对市中医院积极争取到手的国家重点中医医院新院建设项目鼎力支持,在御东新区为该院提供占地120亩的新院院址。今年7月,总投资3.18亿元,其中国家及省分别投资1000万元的该项目正式开工。两年内这座建筑恢宏、功能齐全、设备完善的高等级中医医院将拔地而起。
    2009年5月7日,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这在我市中医药界引起很大反响,讨论持续数月不断。在和记者座谈中,很多热心中医药发展的人士都提出了真知灼见。
    ——我市应抢抓机遇,尽快出台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据悉,我省中医药管理局拟出台相关实施意见。运城市已出台配套意见,其中对中医院进行绩效考核,财政部门将按照考核成绩给予分级补助。
    ——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我市卫生行政部门应制定有关标准,达到中西医的互通互认,在诸如医学鉴定、医疗费用的报销等方面享受与西医院同等的地位。
    ——中医姓“中”才有出路。中医院引进现代医学的先进设备给患者诊疗,不意味着中医西化,必须坚持中医与科技同行,用中医理论来指导诊疗, 开展基于中医临床实践的自主创新、提高中医药自主创新能力,这是中医院的生命线。此外,重点专科建设是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突破口,
    ——针对“中医不挣钱”的现状,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应设立投资多元的发展基金,配备监事机构,专款用于中医药事业发展。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应给予中医医疗机构倾斜政策,加大投入力度。
    ——传承“坐堂医”传统中医行医方式,发挥中医治“未病”特色。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参与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框架,更加注重“防重于治”的原则,让老百姓懂得健康和保健知识,努力使老百姓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
    ——重视中医药文化价值的宣传和研究, 通过多种方式集中展示中医药悠久的历史文化。
    ——开辟中医药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尤其对高级和高学历中医药人才,我市应优先照顾,简化相关程序。师承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主要途径,我市也应设立专项资金给予保证。
(责任编辑:兴晴)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