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旅游 > 人文胜地 >

【山西普救寺】《西厢记》的故事在此发生

2010-03-30 11:08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水瓶座
普救寺位于永济市蒲州镇的土岗上。元代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说的“红娘月下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普救寺内。
【山西普救寺】《西厢记》的故事在此发生
普救寺位于永济市蒲州镇的土岗上。普救寺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院。元代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说的“红娘月下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普救寺内。
 
传说五代时,河东节度使作乱,后汉朝刘知远派郭威去讨伐,围蒲州年余,百姓苦甚。郭威召寺僧问策,僧曰:“将军发善心,城即克矣!”。郭威当即折箭为誓,翌日破城,满城百姓得救,从此更名普救寺。
 
历经岁月沧桑,寺内殿阁僧舍均已毁坍湮没,唯有13层、高37米的舍利砖塔(俗称莺莺塔)依然屹立于土岗之上。20世纪80年代中期,依据唐代佛教寺院的布局和西厢记故事的格局修复了普救寺。现在巍峨高大的主殿、小巧玲珑的西厢书斋、方整宽敞的塔院、崔相国夫人和莺莺小姐所在的佛居别墅等建筑都已落成,它们依山而筑,错落有致。
 
悠悠古寺迄今已1300多年,其间几经沧桑多次修葺。明初,“广化”、“旌勋”、“藏海”、“乾明”四个寺院并入以后,普救寺达到鼎盛时期,成为我国北方著名的佛家大寺院。“红墙匝绕,古塔高耸,绿树丛中,殿宇隐现。”著名诗人杨巨源在五言律诗《同赵校书题普救寺》中这样写到:“东门高出天,一望几悠然。白浪过城下,青山满寺前。尘光分驿道,岚色到人烟。气象须文字,逢君大雅篇。”透过此诗可以看出当年普救寺周围的壮丽景色。
 
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不仅孕育了灿烂的寺院建筑、丛林盛事、艺术精萃和人文景观,而且留下了许多震古烁今、传之不朽的戏剧佳话。闻名中外的普救寺和著名戏剧《西厢记》,便以其神奇典雅的建筑艺术和美丽动人的戏剧故事,在中国佛教史、文学史、艺术史上写下了浓浓一笔。
 
【山西普救寺】《西厢记》的故事在此发生
普救寺是佛门净地,但是在这里却绽开了一支出墙的红杏,这不能不令人惊叹!我想这支红杏为什么能够在民间流传千古,为布衣百姓所津津乐道,是因为这香艳的风流故事比端坐在佛殿里的佛组更具人情味的缘故吧。
 
印象中,佛门是不肯轻易收留女眷的,但是普救寺却是个例外。这为寺庙注入了世俗的人情。
 
历史名剧《西厢记》,描述了张生和崔莺莺的恋爱故事。当年,张生赴京赶考,途中遇雨,到普救寺游玩。碰巧,在寺内看见了扶送父亲灵柩回乡时滞留在寺内的崔莺莺。两人一见钟情。张生当年的读书处西轩,就在大雄宝殿的西侧。莺莺和她母亲、侍女红娘居住的黎花深院,就在大雄宝殿的东侧。在这里有张生越墙会莺莺的跳墙处,也有张生上墙踩踏过的杏树。
 
置身寺前的开阔广场上举目仰望。垣上横亘着一抹碧瓦红墙的寺宇建筑,楼接楼,院套院,参差相连。从山门依次拾级而上,亭台楼阁,错落相间,曲径回廊,若隐若现,花木葱茏,香烟缭绕,透着一种神奇的静谧和虚幻。
 
【山西普救寺】《西厢记》的故事在此发生
居于中轴线西的塔院,是张生与莺莺的爱情故事发生地,人们将院内的舍利塔称为莺莺塔。此塔平面呈四方形,南向辟门,内为方室,可通上下。据著名建筑专家罗哲文考证,此塔结构上保持了唐塔的一些特点和风格,即四方形空筒式,其外观与西安小雁塔如出一辙。寺内现存碑刻记载,它是明代重修的一座密檐式砖塔。莺莺塔以明显的回音效应著称于世,它与北京天坛回音壁、河南三门峡宝轮寺塔、四川潼南县大佛寺的“石磴琴声”(简称石琴)齐名,被誉为我国古典园林中现存的四大回音建筑。莺莺塔的奇特回音效应也和缅甸的摇头塔、摩洛哥的香塔、匈牙利的音乐塔、法国巴黎的钟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被誉为“世界六大奇塔”。塔后有桂籍阁,西侧为西厢书斋,此院亦称西厢十方院。当时张君瑞游蒲东,来普救寺借宿便是此院。塔院背后另辟小院,称为“崔居别院”,又名“梨花深院”。相传是唐朝崔相国寄名剃度时,建筑的佛居净室小院,后为崔老夫人及莺莺等人所住。院门两侧“梨花深院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诗联,道明这是一处典雅幽静所在,《西厢记》中“请宴”、“赖婚”、“逾垣”、“拷红”等关目,都发生在此院中。
 
莺莺塔在明嘉靖三十四的那次大地震中也被毁掉了,现今我们看到的,是公元1563年重修的。塔内外呈四方形,塔檐呈微凹的曲线形式,这些都说明莺莺塔保留了某些唐塔的特征。
 
小院后面是崔相国的花园别墅,而花园东临则属寺僧坟茔。可以想见,当年塔院轩窗掩映,丹霞萼萼,花园终岁松柏长青,是绝好的幽会之地。那首“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的言情绝句,大约就是在这里吟成的。
 
今天的普救寺,经过千年丰厚的佛教文化的繁衍积淀,以及包括文学、曲艺、绘画、剪纸、泥塑、牙雕、邮票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演绎、传播,已经掀起一股持续不断的“西厢热”。普救寺抹去历史尘垢,展开双臂喜迎四海信众、八方宾朋。普救寺下,莺莺塔畔,西厢小院,蛙鸣石前,游人如织,晨钟暮鼓,寻幽访古,寄托爱情,构成了一道崭新的包容华夏不朽文明和灿烂文化的奇妙风景。
(责任编辑:胜地怀古)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