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旅游 > 人文胜地 >

【平遥古城之旅】明清商业文化的延续

2009-04-21 11:13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在太原盆地南部的汾河中游东岸,镶嵌着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这就是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的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平遥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德、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在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零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平遥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间的周宣王时期,为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而建。自公元前221年,秦朝政府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延续至今。平遥古城历尽沧桑、几经变迁,成为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型。

当我们登上古城的城墙,鸟瞰平遥古城,更令人称奇道绝。这个呈平面方形的城墙,感觉它就像一只乌龟。城池南门为龟头,门外两眼水井象征龟的双目。北城门为龟尾,是全城的最低处,城内所有积水都要经此流出。城池东西四座瓮城,双双相对,上西门、下西门、上东门的瓮城城门均向南开,形似龟爪前伸,唯下东门瓮城的外城门径直向东开,据说是造城时恐怕乌龟爬走,将其左腿拉直,拴在距城二十里的麓台上。这个看似虚妄的传说,闪射出古人对乌龟的极其崇拜之情。乌龟乃长生之物,在古人心目中自然如同神灵一样圣洁。它凝示着希冀借龟神之力,使平遥古城坚如磐石,金汤永固,安然无恙,永世长存的深刻含义。

一座古城,总是背负太多的往事。历史深处吹来的风,还染着宣纸上晕开的淡淡墨色,我被引着,迷失在千年前就设下的局。

走在古城的街道上,到处都可以感觉到浓郁的商业气息。不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平遥作为晋商文化的发源地,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著名商人。

望着熟悉的灯笼,走进乔家大院,一种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平整的院墙,长长的甬道,一对大红灯笼骇然高挂于一扇大门之上。它三面临街,形似城堡,是清代晋商富甲一方的巨贾乔致庸在其家乡建起的大本营。

乔家大院外观端庄威严,高大整齐,内部富丽堂皇,井然有序。这种格局具有中国近代封建大家族居住的典型性,其封闭的结构,主次森严、内外有别的房屋布局,都能在封建礼制等级、纲常中找到对应。从大院、高墙、深宅的建筑中悟出了晋商的保守、自闭和墨守成规。而封闭的大院文化无疑会产生人身束缚、思想禁锢,张扬着抽象的封建道德之旗。在那个时代,等级的观念依然压在每个人的心里。这大概就是封建制度的可悲吧。

提到平遥的晋商,一定要提到的是著名的日升昌票号。余秋雨曾经说日升昌票号是今天中国大地各式银行的“乡下祖父”,也是中国金融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所在。在很多人的眼中,日升昌票号就是银行,而且是中国首家银行。据说它成立后,生意兴隆,许多商家大贾纷纷效仿,因此平遥曾有二十多家票号崛起,逐渐成为了全国的金融控制中心。可见平遥在那个时期的经济是多么的鼎盛,晋商的雄才伟业在百年前的中国大地是那么的叱咤风云。

听着不绝于耳的吆喝声,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眼前的明清一条街就像是徐徐展开的《清明上河图》。平遥古城内的街道、商店和民居都保持着传统的布局与风貌,使整座古城呈现出一派古朴的样子。

行走在平遥古城的大街小巷、村镇堡寨,似乎穿梭在历史与现实的时光隧道。在感受中感动,在感动中感悟。从不变的墙垣、建筑到南来北往、无时不在变化的游客,在这动与静、变与不变之间,平遥古城传承着文明,见证着昨天,创造着今天。在这传统与现代、固守与开放中,平遥古城演绎着活生生的《清明上河图》,是再现的历史与历史的延续。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