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万姓祖先堂 > 乡恋 >

千年历史长河中 姓氏迁徙与支派繁衍

2009-08-07 15:41
来源:恶人谷珠楼 作者:佚名
姓氏迁徙,支派繁衍,是姓氏演变发展的一大特征,也是寻觅家世渊源和发展脉络的基本线索。

姓氏迁徙,支派繁衍,是姓氏演变发展的一大特征,也是寻觅家世渊源和发展脉络的基本线索。而历代移民则是姓氏迁徙最直接的社会原因。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政府的强制措施,或改朝换代的战乱影响,以及仕宦作官,留守戍边,避仇谋生等种种原因,不同姓氏的家族,远离故土,流徙它乡,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的交流.也促进了家族自身的发展。特别是一些人口众多的姓氏,根深叶茂,枝柯遍布,落地生根,聚族而居。人们常说的:“张王李赵刘,天下遍地有”,“陈林半天下,黄蔡满街走”,就是历代移民和姓氏迁徙的生动写照。

1.“山东迁虏,旧族失秩”

战国时期,七雄并立,割据争霸。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图强,国力日益强盛。连年用兵,侵吞六国,俘获了大量的六国臣民。因而秦灭巴蜀之后,设立蜀郡,移民万户入蜀垦植,其中相当一部分为山东(崤山、函谷关以东)被俘臣民,史称“山东迁虏”。及至秦始皇扫平六国,统一宇内,为充实关中一带的经济实力,削弱六国贵族的反叛势力,将六国旧族大姓,天下富豪十二万户徙置京城咸阳,以便就近监控,同时将全国划分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余郡),设官治理。从根本上废除了“胙土命氏”,封邦建国的制度,使六国旧族失去了赖以东山再起的基础。

在秦末大起义中,六国旧族乘势而起,以复国为号召,拥兵割据。汉高祖刘邦以一介布衣小吏,扫灭群雄,统一天下。鉴于六国旧族死灰复燃的先例,接受娄敬的建议,徙齐、楚旧族大姓田氏、昭氏、景氏、屈氏、怀氏五姓及韩、赵、魏、燕的强宗豪族于关中地区。景帝、武帝、昭帝、宣帝,也多次迁徙六国之民开边戍守,移民总数达七十二万五千余口,移民之地多为“戎狄蛮夷”杂处的定襄、云中、五原、朔方、代郡,北地、上郡、陇西及云阳、会稽诸郡,进一步削弱、分散六国旧族的反叛势力,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使一大批“以国为氏”、“以邑为氏”、“以乡为氏”、“以亭为氏”的六国大姓大举迁徙。这也是后世《百家姓》中,部分“以地为氏”的家族,其得姓发祥祖地,往往与姓氏郡望不一致的原因之一。

如赵氏,其得姓渊源是因始祖造父被封赵城(今属山西),并以姓立国。但秦汉以后,赵姓郡望却是天水(今属甘肃)。再如田氏,原为齐国旧族,因始祖陈完受封于田而得姓,数世之后,取代姜姓统治齐国。秦汉之后田姓郡望却是京兆、雁门、平凉、北平。又如屈、景、昭三姓,本是楚国三大贵族,但后世屈姓郡望为临海(今属浙江)、河南(今属河南省),景姓郡望为平阳、晋阳(均属山西)、冯翊(今属陕西),昭姓郡望却无从查考,失去大姓资格。

相关推荐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