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专题文章 >

端午——记忆中的粽子

2009-05-23 18:04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早上走在街上,看见一位位农村姑娘,背着菖莆、艾蒿走进农贸市场,听见一个个小贩沿街叫卖粽子,我才猛然想起,最具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到了。回想起来

早上走在街上,看见一位位农村姑娘,背着菖莆、艾蒿走进农贸市场,听见一个个小贩沿街叫卖粽子,我才猛然想起,最具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到了。回想起来,我已过了五十多个端午节,而至今难以忘怀的,惟有四十四年前的那个端午。那一年,我才十多岁。我清晰地记得:端午节的头天晚上,母亲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用她那长满老茧但很灵巧的双手,专心包着粽子。我一直守候在旁边观看,一会儿问“为啥粽子要用粽叶包?”一会儿又问“为啥要包成这个样?”……这并不是我无知,而是我从未见过粽子,也不知粽子为何物。最先,我以为粽子包好就吃,迟迟不肯去睡觉。结果母亲告诉我:“包好的粽子,还要煮几个小时,明天中午才能吃”,我只好依依不舍地去睡了。第二天,我一早就起床,帮母亲抱柴爨火,一直守到粽子煮好。当锅里散发出粽叶那股股清香时,我的清口水直往上冒,粽子煮好后,一口气就吃了五个。                     

我还记得:端午节那天,在外工作的父亲、两个出嫁的姐姐及姐夫、外姪,都回来了。母亲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午餐,有香菇炖鸡、木耳炒肉,还有用刚去油房榨回的新菜籽油,炸出的酥肉、面团、南瓜花、洋芋片…… 又香又脆,好吃极了!父亲也特意买回了两斤包谷酒,兑上雄黄,在吃午饭时,让我们每人都喝一口。并用一个小酒杯,装了满满一杯雄黄酒,用棉花沾着,逐一擦在我们脸上,说是可以驱邪防病。搞得个个都像舞台上的小丑,逗得大家开怀大笑。吃过午饭,两个姐姐又忙着做起了菱角。她们先把纸壳折成菱角形状,再用五颜六色的丝线,一圈一圈地把它缠绕起来,一个平面一种颜色,十分好看。接着,她们又去找来大头蒜、菖莆头,和菱角串成一串,像项链一样,给我们这些小孩的脖子上,一人挂一串。据说,也可驱邪除病。那天,我们一家人,不仅吃了好几年来都没吃过的东西,而且大人小孩的心情都特别好,玩得格外开心。从那以后,我就像盼过年一样,盼望每年的端午节。但是,所等来的端午节,再也没有那样开心过。有几年,连粽子也没有吃到。后来我才知道,那年的端午节,正是我国刚刚走出“三年自然灾害”的阴影、国民经济开始复苏的时候。尤其是农村推行了“三自一包”,农民生活出现了明显好转。但好景不长,就在那年夏天,开始了“四清”运动,不久又爆发了文革,国民经济走上了崩溃的边缘。那些年,别说吃粽子,连肚皮也难以填饱……这些年来,物质日益丰富,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粽子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物。但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那年的端午!

(责任编辑:琢玉)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