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中医养生 > 养生常识 >

中医探源 针灸疗法的历史演变

2010-05-13 16:08
来源:互动百科 作者:佚名
针灸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相当流行了,据《史记》记载,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曾针熨并举治疗虢太子的“尸厥”获得成功,并有“疾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之说。

      在历史的传说中,伏羲氏发明了“九针”,从而创立了针灸之术。但现在通过考古发现证明,最早的针灸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砭石。砭石是石器的一种,通常有锐利的尖端或锋面,主要被用来切割痈疡,刺泻瘀血,也可以刺激身体的某些部位,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后世的针刺疗法,也就从此发展起来了。灸法则可能源于热熨之法,即将石头烧热,于皮肤局部加温而减轻病痛,后来原始人又学会了用燃烧的干枯植物茎叶代替石头,原始灸法就产生了。

 
砭石(新石器时代,70年代初出土于河南淅川下王岗仰韶文化遗址,长7cm,宽3cm。现藏于陕西医史博物馆)
 
针灸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相当流行了,据《史记》记载,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曾针熨并举治疗虢太子的“尸厥”获得成功,并有“疾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之说。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古医书中,有《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脉法》、《阴阳脉死候》等书,江陵张家山汉简也有《脉书》出土,此皆与经络、经脉等针灸基础理论有密切关系。
 
针灸疗法在《内经》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其中《灵枢》一书的古称即为《针经》,而《内经》对针灸理论详细系统的论述,也全面奠定了后世针灸学的基础。腧穴的概念首次在《内经》中被明确提出,书中详细阐述了穴位的类别、名称、分布及其作用。把位于十二经脉和督、任二脉上的腧穴称为经穴,其他的则称为经外奇穴,同时对重点穴位都有明确定位。《内经》对穴位的作用也有详尽的描述,如合谷、委中、列缺、足三里等常用要穴,书中均有记载。此外,《内经》还确立了“以痛为腧”的原则,是后世“阿是穴”的先声。
 
现代复制的《内经》九针模型
 
《内经》关于针具的记载也是医学史上最早的,它不但详细记述了镵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大针等九针的名称,还阐明了它们的形状与用途。《内经》对针刺手法、治疗要点、操作要求、注意事项等都做了广泛深入的讨论。《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大要曰: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明确指出“补”、“泻”两法是针刺治疗中最基本的手法。在治疗时,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辨证准确,选穴原则则主要是循经选穴,即在病变部位所属经脉穴位进行针灸,若五脏有病,则也可按脏腑归属的原则选取十二原穴治疗。在配穴原则方面,则有局部取穴、远隔取穴以及局部与远隔结合取穴三种方式,而其中“病在上,取之下”、“病在头、取之足”的远隔取穴方式出现,是对针灸治疗学的重大发展,而能否恰当的远隔取穴,也成为衡量针刺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内经》中还详细列举了许多由于刺伤重要脏器而引起的各种医疗事故,一再告诫医生“脏有要害,不可不察”,为后世医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
 
魏晋南北朝时期,针灸学取得长足的进步,尤其是著名医家皇甫谧,全面系统总结了自春秋战国以来针灸学的经验与成就,撰成《黄帝针灸甲乙经》,集针灸学之大成,为针灸学经典文献,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皇甫谧像
 
《黄帝针灸甲乙经》共12卷,128篇。该书是在《素问》、《针经》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的基础上,结合《难经》等著作的部分内容,以及自己的临证经验写成的。与《内经》思想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书中把散存于《内经》各篇相同的内容归纳在一起,“使事类相从”。使人能全面了解针法、针感、禁忌和补泻手法等一系列的针刺问题。除系统整理《内经》经文外,该书又使其内容具体化,并对比各书的不同说法,提出新见解,使概念更为明确。
 
《甲乙经》进一步发展了《内经》中的腧穴理论,在《内经》所述的130多个穴位基础上,对十四经穴做了全面系统的归纳整理,增加到349个。穴位排列次序,人体躯干按照头、面、耳、颈、肩、背、胸、腹等解剖部位,四肢分手足三阴、三阳经依次排列,这要比《内经》单纯依照经络排列要显得更加清晰明确,符合人体经络穴位的分布规律,也确立了后世穴位排列的基本规则。此外,《甲乙经》还突破了《内经》中一穴只属一经的惯例,出现了如三阴交等交会穴的记载,这是对腧穴理论的一大发展。《甲乙经》对349个穴位的位置与取穴方法也都做了具体准确的记述,有的根据患者口腔活动取穴,如下关穴“合口有孔,张口即闭”;有的根据患者体表静脉分布取穴,瘈脉穴为“耳后鸣足青络脉”处等。这样取穴,对提高穴位定位的准确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甲乙经》中对每个穴位的针刺深度、留针时间等也做了详细的说明与规定,并且具体阐述了误刺禁针穴位所能造成的后果,为后世医家确立了规范。
 
《针灸甲乙经》的著成,对于我国针灸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该书一直被认为是学习中医的必读之书,唐太医署曾采用其为法定教科书。后世宋、金、元、明、清等朝重要的针灸学理论基本上都是从此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责任编辑:天天)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