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人物 >

“世上只有一个程砚秋”(2)

2011-05-09 16:56
来源:《书屋》杂志 作者:许石林
应该说,程砚秋演剧虽蔚然有成,但观其一生,其人其艺、其行其言、其思其想,却都是一个不安于做一个唱戏的、不甘于做一个伶人的一生。一本由其子


  应该说,程砚秋演剧虽蔚然有成,但观其一生,其人其艺、其行其言、其思其想,却都是一个不安于做一个唱戏的、不甘于做一个伶人的一生。一本由其子程永江教授整理的《程砚秋日记》,二十八万字,基本上原生态地呈现了这个艺术大师是如何成就自己艺术和人生的缘由与历程。

  程砚秋出身落没的满洲贵族,戊戌变法后,旗人的种种优待没有了,整个家庭陷入了饥饿贫困当中。不得已,他卖身学艺,为的是免于饥饿。这个天分极高的孩子,受了许多苦,也许是血统和性格的原因,受苦没有使他委身沉沦于流俗,反而使他更倔强地与流俗抗争,走到了世俗给伶人设定的概念与定义的反面,即他不像一个唱戏的。

  后来的事实证明,正因为他不甘于做一个唱戏的,他的戏才唱出了绝代风华。

  程砚秋心气高,要强好胜,人所共知。他嗓子变声时出了问题,要是别人,早就放弃唱戏,改行做其他了。他却不,硬是将错就错,创造出一种独冠群芳的新声——“程腔”。其腔,在研究声韵学的学者看来,恰是中华古音在现代的艺术呈现。在风靡当年的“京剧四大名旦”评选热潮中,“程腔”因为其幽微婉转,意味无穷,深受戏迷追捧。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程腔”蕴含着的艺术元素非常丰富,既能找到剧种各个流派的精华,亦能找到别的剧种和艺术门类如昆曲、民歌等等的精华神韵。

  程砚秋心志高迈,从小就显示出不凡的气度。即便他再恭谨地面对老师,也掩饰不了他随时从老师的教导中破壳而出的内心指向。所以,他在老师面前,是一个有心劲儿的学生。据说“通天教主”王瑶卿就对程砚秋怀有些许矛盾心理,原因就是程砚秋聪明得有些让老师感到不安。天下的好老师和好学生,不都是这种感觉吗?

  程砚秋考察欧洲戏剧、研究话剧、解放后考察中国民歌等等,他所写的文章,到现在都是一般研究者所达不到的高度,在当下这个演艺已经百般讨好市场的时代,尤为珍稀。

  观其日记和生平,可知其创造从未停歇片刻。他与翁偶虹先生约定创作《锁麟囊》,一破以往戏剧唱词少有长短句的惯例,无疑给自己增加了创作唱腔的难度,正因如此,今天的人才能听到那么婉转妙曼、细腻幽微的“一霎时把七情俱已味尽”、“当日里好风光忽觉转变”等美妙绝伦的唱腔。

  程砚秋精通音律,懂文字学,朱文雄先生说:“他(程砚秋)的唱是以字创腔,对字声上很有研究。”程砚秋的创造,并不是他一人闭门造车,而是遇到问题就求教,目的是解决问题,将唱腔创造得更完美,前提是他自己懂得要什么、知道自己创造的目的是什么。比如《锁麟囊》中那一句动人的“儿的娘吓”,就是吸收了西洋歌剧的唱腔,从中变化而来。

  程砚秋内心十分清楚自己的价值,他知道自己是如何成就自己的。所以,当梨园界名家纷纷子承父业的时候,他却偏偏不让自己的任何一个孩子学戏。其名曰:学戏太苦。实际上他那高傲的内心,认为自己是不可学的,孩子们学他,只能是对他递减式的继承,很难达到更新的高度。况且艺术并非一定通过血缘承传,他将自己的艺术呈现在世人面前,有待后来有缘人去继承、发扬。所以,他的女儿尽管学他学得非常像,但他坚决不让女儿唱。他不要简单的模仿,并一再告诫学生:学我的唱,不一定什么地方都像我那样死学,要有发展,要活学,不要搞出许多“毛病”来。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